【宝阁尚书凌公挽诗】作者:虞俦 朝代:宋代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原文
新学轻馀子,忠怀策万言。
治安犹涕泣,师友故渊源。
日曳尚书履,风生刺史轓。
汉庭谁第一,殊未逊公孙。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诗词问答
问:宝阁尚书凌公挽诗的作者是谁?答:虞俦
问: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虞俦的名句有哪些?答:虞俦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参考注释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新学
(1)
(2) 初学;亦指初学的人
(3) 特指汉末王莽新朝时的古文经学;又指北宋王安石的经学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治安
(1) 国家与社会的安宁
扰乱治安
(2) 治理,使社会安定
治安保卫工作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涕泣
哭泣;流泪
士皆重泪涕泣。——《战国策·燕策》
人慷慨涕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涕泣谋于禁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师友
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渊源
源流,本原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尚书履
《汉书·郑崇传》:“ 哀帝 擢为尚书僕射,数求见諫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 郑尚书 履声。’”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 唐 苏颋 《夜发三泉即事》诗:“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风生
(1).起风。 晋 潘岳 《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牀尘帷举。”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2).犹言雷厉风行。《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廻避。” 颜师古 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遇事风生,吏民称快。”
(3).形容气氛活跃。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 张九龄 论辩风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阶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俄而 文皇 到来,精彩惊人,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伟如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五:“区上并不了解他,只觉得他谈吐风生,学问渊博,对他非常客气,也就相信了他。”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刺史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汉庭
指 汉 朝。 汉 张衡 《思玄赋》:“王肆侈於 汉 庭兮,卒衔恤而絶绪。”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汉 庭和异域,《晋史》坼中臺。” 明 何景明 《送雷长史》诗:“ 汉 庭亦羡 相如 美, 楚 客重看 贾傅 尊。”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公孙
(1).诸侯之孙。《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汉书·惠帝纪》:“内外公孙。”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公孙,宗室侯王之孙也。”
(2).对贵族官僚子孙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孙 呈上乃祖的书札并带了来的礼物。”
(3).复姓。 战国 魏 有 公孙痤 。见《史记·秦本纪》。
宋代,虞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