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热】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午热]午热原文
八朝晴定晓欣凉,却以炎薰热异常。
农谚纵称催麦熟,夏时又恐逗云穰。
细旃广厦虽避暑,下隰高原切益忙。
因识逮佳更愁失,为君难那易言详。
[午热]诗词问答
问:午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午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午热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午热]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一
2. 自廿八日晴霁至今已阅八日颇喜晓气凉爽今午甚热虽云晒麦为宜又虑蒸郁云起即此见为君之难无时可释萦缱耳
[午热]参考注释
[午热]异常
(1) 非正常的;不同于平常的
异常现象
(2) 非常
任职期间异常紧张
[午热]农谚
1.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午热]麦熟
(1).麦子成熟。《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晋书·桓温传》:“ 温 恃麦熟,取以为军资。” 唐 孟郊 《张徐州席送岑秀才》诗:“雨餘山川浄,麦熟草木凉。”
(2).指麦子成熟的季节。 唐 王建 《江陵使至汝州》诗:“回看 巴 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旧唐书·吐蕃传上》:“不知节候,麦熟为岁首。”
[午热]夏时
夏 代的历法。《礼记·礼运》:“ 孔子 曰:‘我欲观 夏 道,是故之 杞 而不足徵也,吾得 夏 时焉。’” 郑玄 注:“得 夏 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论语·卫灵公》“行 夏 之时” 宋 朱熹 集注:“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
指夏天。《周礼·天官·食医》:“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夏时自然思量父的热,便自要去求箇凊的道理。”
[午热]细旃
细织之毛毡。《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 颜师古 注:“旃与毡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大学衍义》:“盖深得修齐宗旨,故以此书日置细旃,非 宋理宗 务名比也。” 章炳麟 《訄书·订文》:“细旃之所承,金匱之所藏,著於文史者,三千名而足。”
[午热]广厦
高大的房屋
[午热]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午热]高原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
黄土高原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