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作者:叶兰 朝代:元代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原文
徂征岁云宴,雪霰零暮寒。
逶迤迈行役,远涉胡为难。
暝昏憩所息,敛策栖门端。
主迎慰远问,宾阶序文翰。
剧谈识乡里,宿契铭金兰。
追旧尽遗老,洒涕兴哀酸。
徘徊倒中素,掩戚还馀欢。
会合谅勿苟,离筵且加餐。
芳蔬荐春餤,华蜡明夜盘。
雅酌逸清趣,情酣以忘阑。
顾容觉衰谢,流光若飞湍。
久喧欲潜寂,劳者思其安。
理道固当遗,益诲何迷漫。
分离重再拜,明发瞻青峦。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诗词问答
问: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的作者是谁?答:叶兰
问: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叶兰的名句有哪些?答:叶兰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注释
1. 押寒韵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十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参考注释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徂征
(1).前往征讨;出征。《书·大禹谟》:“惟时 有苗 弗率,汝徂征。” 宋 陆游 《睡起已亭午终日凉甚有赋》诗:“颇闻王旅徂征近, 敷水 条山 兴已狂。”《金史·完颜匡传》:“徂征 三秦 ,震惊来附。”《清史稿·礼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将仪三……徂征仪二。”
(2).谓远行。《文选·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 吕延济 注:“驾言,谓驾车马出游也。徂,往;征,行也。” 唐 李嘉祐 《送从侄端之东都》诗:“故关逢落叶,寒日逐徂征。” 宋 梅尧臣 《送周寺丞宰新郑》诗:“仲冬吉徂征,晓月在环玦。”
(3).奔流;流逝。 汉 应瑒 《灵河赋》:“汾澒涌而腾騖兮,恒亹亹而徂征。”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八:“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雪霰
雪和霰。亦偏指雪。《 闽 徐夤 《忆牡丹》诗》:“緑树多和雪霰栽, 长安 一别十年来。” 宋 张孝祥 《转调二郎神》词:“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 明 陈琏 《岁寒轩赋》:“雪霰纷纷,山川寂寥兮。” 顾工 《在世界屋脊的土地上》诗:“可怜的草原,受着多变气候的凌辱,冰雹和雪霰,常常击打着它那薄薄的皮肤。”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逶迤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
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 * 《长征》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行役
(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 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行役留三 楚 ,思归又一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计之,二十岁而入伍,五十岁而出伍,始终三十年,止歷七践更耳。”
(2).泛称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跡。”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天下名山福地,类因行役穷日力,且为姑俟回程来观之语所误,竟失一往,貽终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忧庵记》:“余好游,时时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忧庵也。” 郁达夫 《星洲既陷厄苏岛困孤舟中赋此见志》诗:“伤乱倦行役,西来又一关。”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远涉
渡过长距离水域
远涉重洋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敛策
(1).谓不夸耀自己的计谋。《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论》:“时人説 皇甫嵩 之不伐, 汝 豫 之战,归功 朱儁 , 张角 之捷,本之於 卢植 ,收名敛策,而己不有焉。” 李贤 注:“敛策,不论其功。”
(2).收起马鞭。喻归隐。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余尝学仕, * 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宾阶
西阶。古时宾主相见,宾自西阶上,故称。《书·顾命》:“大輅在宾阶面,缀輅在阼阶面。”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升自宾阶,仪观甚伟。”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文翰
(1) 文章
惠文翰凡数十首。——《三国志·孙贲传》
(2) 指公文书信
元敬掌文翰,号称职。——《新唐书·薛收传》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剧谈
犹畅谈。《汉书·扬雄传上》:“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晋 左思 《蜀都赋》:“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今日与 谢孝 剧谈一出来。” 金 元好问 《空山何巨川虚白庵》诗之二:“剧谈不尽江湖景,重与青灯约对牀。”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乡里
(1) 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
乡里皆谓已死。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宿契
(1).犹宿缘。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经三宿三日后,女即自言曰:‘君是生人,我鬼也。共君宿契,此会可三宵,不可久居,当有祸矣。’”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投閒息万机,三生有宿契。”《太平广记》卷二九六引 唐 无名氏《八朝穷怪录·萧总》:“﹝神女﹞谓 总 曰:‘ 萧郎 遇此,未曾见邀,今幸良晨,有同宿契。’” 清 曹寅 《题史蕉饮春泉洗药图》诗:“省识画图犹宿契,年年灵树祝长春。”
(2).先前的约言;事先的许诺。《南史·崔慧景传》:“于时 卢陵王 长史 萧寅 、司马 崔恭祖 守 广陵城 , 慧景 以 宝玄 事告 恭祖 。 恭祖 先无宿契,口虽相和,心实不同。”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后三年,岁在丁丑,﹝ 淳于棼 ﹞亦终於家。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按, 槐安国 王曾语 淳于 :“后三年当令迎卿。”
(3).久已投合。《云笈七籤》卷七二:“君无友丧国,臣无友失忠,庶人无友丧家,道无友失真,所以 玄元 与 尹喜 宿契, 孔子 与 渔父 合机。”
(4).大愿,宏愿。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我求佛圣果,我学佛能捨,是身如响,是身如泡,流转四生,往来六趣,宿契弘誓,不违物欲。”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金兰
原指朋友间感情投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
山公与 嵇、阮一面,契若金兰。——《世说新语·贤媛》
金兰之友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追旧
谓追念旧事或故人。 宋 秦观 《悼王子开》诗之一:“桐棺远归祔,追旧几澘然。”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遗老
(1) 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 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洒涕
洒泣,挥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听村鷄既唱,洒涕而别。”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哀酸
(1).哀痛心酸。《三国志·魏志·庞娥传》“刊石表閭”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列女传》:“昼夜哀酸,志在杀 寿 。” 唐 裴铏 《传奇·元柳二公》:“二公见之,前告叩头,辞理哀酸,求返人世。”
(2).指悲酸的情思。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一缕哀酸直透我的童心。”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中素
亦作“ 中愫 ”。犹衷情。 明 宋濂 《故龙泉县教谕汤府君墓志铭》:“大书塋间,表厥中素。” 清 顾炎武 《复张又南书》:“白石清泉,共谈中愫。”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会合
(1) 聚集到一起
两军会合后继续前进
(2) 两个或多个物体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零相对速度相遇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离筵
(1).饯别的宴席。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文之任》诗:“客间头最白,惆悵此离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离筵已散,再留恋应无计。” 刘国钧 《饯春词》:“离筵惆悵日西斜,客舍留青转自嗟。”
(2). 唐 代新进士在 曲江 举行的宴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宴名》:“大相识……关醼(此最大宴,亦谓之离筵)。”参见“ 离会 ”。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加餐
(1).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后汉书·桓荣传》:“愿君慎疾加餐,重爱玉体。” 唐 李颀 《送三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加餐共爱鱸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清 纳兰性德 《送张见阳令江华》诗:“吾怜 张仲蔚 ,临别劝加餐。” 郁达夫 《奉答长嫂兼呈曼兄》诗之四:“删去相思千万语,当头还是劝加餐。”
(2).犹进餐。 清 戴名世 《詹烈妇传》:“至三日,烈妇收泪请姑加餐。姑曰:‘汝食,吾方食。’”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部:“人的五腑六脏只供那些乌鸦加餐。”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明夜
(1).白天和黑夜。《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晋王 遣 李嗣恩 不分明夜,奔入 晋阳 城治兵备御。”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不分明夜。”
(2).夜犹未明,后半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越越的哭得灯儿灭,惭愧哑、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风半窗月。”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清趣
清雅的意趣
山水盆景,殊有清趣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衰谢
(1) 枯萎凋谢
(2) 衰退
筋力衰谢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流光
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飞湍
急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 白水 ﹞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林表,望若悬素。”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 明 练于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三十六峯凌虹霓,飞湍喷雪临迴溪。”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潜寂
沉寂。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因兆类而为有,托潜寂而为无。”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理道
(1).道理;理法。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还宫已数日,将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门,诚为不知理道。” 严复 《论世变之亟》:“ 中国 理道与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2).理政之道。 唐 韩偓 《朝退书怀》诗:“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钱鏐 ﹞迨於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 开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
(3).指文章的义理。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文士轻薄不顾理道,有甚害义者。” 明 李东阳 《送毕验封充淮府册封副使》诗序:“文学足以考据理道,才略足以酬应事变。”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陈公 ﹞为古文学,得於 桐城 姚姬传 先生;扶植理道,宽朴博雅。”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迷漫
形容烟尘、风雪等漫天遍地,茫茫一片
尘土迷漫
烟焰迷漫。——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分离
(1) 从混合物中隔离出来
分离同位素
(2)
(3) 与其他部分或整体、主体分开
恢复他分离纯维生素的研究
(4) 一个分类学单位从同一级别的另一单位分出去
从旧的系统中分离出来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再拜
(1)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2) 赵王再拜曰。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明发
(1).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维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 。”
(2).谓孝思。 晋 陆机 《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发。” 宋 苏轼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
(3).早晨起程。 晋 陆机 《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宋 杨万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诗:“翁欲还家即明发,更为梅花留一月。”
(4).谓揭发查清。《后汉书·循吏传序》:“明发姦伏,吏端禁止。”
(5).阐明,发明。《隋书·律历志上》:“ 焯 皆校定,庶有明发。”《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观文殿》:“其所撰之书,属辞比事,条贯有序,文畧理畅,互相明发。”
(6). 清 代军机处草拟上谕有明发、廷寄之别,有关巡幸、上陵、经筵、蠲赈、及内侍郎以上,外臣总兵、知府以上黜陟调补的谕旨,称为明发,经内阁传抄以次交于部科。参阅 清 梁章鉅 《枢垣记略·规制一》。
[广信道中别万益谦乡老]青峦
苍翠的山峦。 晋 张协 《七命》:“尔乃布飞羉,张脩罠,陵黄岑,挂青峦。” 南朝 宋 谢惠连 《松赞》:“跡絶玉除,形寄青峦。” 唐 权德舆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诗:“山僧半在中峯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明 袁宏道 《送顾升伯出使还吴》诗之二:“青峦生色水生波,处处 吴 姬餉酒醝。”
元代,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