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作者:曾丰 朝代:宋代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原文
北戎轻用武,西汉重开边。
币帛毫芒费,生灵百万全。
几驰衔命使,今辍判花员。
专对从容道,王君正乐天。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诗词问答
问: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曾丰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 书法图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书法作品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参考注释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北戎
古族名。即 山戎 。 春秋 时分布在今 河北 、 山西 北部。《春秋·隐公十年》:“夏, 齐侯 、 许男 伐 北戎 。” 杜预 注:“ 北戎 , 山戎 。”《史记·郑世家》:“ 北戎 伐 齐 , 齐 使求救, 郑 遣 太子忽 将兵救 齐 。”《后汉书·西羌传序》:“后二年, 晋 人败 北戎 于 汾 隰 。”《后汉书·西羌传序》:“至 周贞王 八年…… 赵 亦灭 代戎 ,即 北戎 也。”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用武
(1) 动用或使用武力
(2) 发挥才干,施展本领
大有用武之地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西汉
(1) 中国于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的朝代,为刘邦所建,建都长安——亦称[前汉]
(2) 天河。即银河
月还西汉,霞临东沼。——王勃《七日赋》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开边
谓用武力开拓疆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朕思念旧民,永言攸济,故选将开边,劳来安集。”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一:“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经》:“以 齐襄公 復九世之仇为合礼,启 汉武 开边之祸。”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币帛
(1).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墨子·尚同中》:“其祀鬼神也……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寳钱货,遂以钱送死。”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记赵梦得事》:“币帛不为服章,而以书字,上帝所禁。”
(2).泛指财物。《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弭讼》:“今可使诸争婚者,未及同牢,皆听义絶,而倍还酒礼归其币帛。”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又不曾执羔雁邀媒,献币帛问肯。”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毫芒
(1).毫毛的细尖。《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离朱 覿毫芒於百步。” 唐 裴铏 《传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 宋 司马光 《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天长不息兮,地大无疆;人寓其中兮,细於毫芒。”
(2).比喻极细微。 汉 班固 《答宾戏》:“独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宋 苏轼 《孙武论下》:“举百倍之势,而立毫芒之功。”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这才可以剖析毫芒地渐渐渐渐地认出‘自己’的真面目呀。”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生灵
(1) 指人民;百姓
荼毒生灵
(2) 生物;有生命的东西
草木生灵
万物生灵蓬蓬勃勃,可谓生机万类了。——《太阳的光辉》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万全
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万全之策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衔命
(1).遵奉命令。《管子·形势》:“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君之运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猪饲彦博 曰:“衔,奉而守之也。言民奉命令则君尊。”
(2).接受使命。《后汉书·邓寇传》:“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 宋 苏轼 《送北朝生辰等使副相逢传宣抚问口宣制》:“卿等衔命出使,徂冬涉春。” 梁斌 《红旗谱》五三:“你们有这个意思,我可以衔命奔走。”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判花
(1).在文书上签花押。 前蜀 韦庄 《关山》诗:“到处因循缘嗜酒,一生惆悵为判花。”
(2).指判词文书。 宋 刘克庄 《送洪使君》诗:“判花人竞诵,诗草士深藏。”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专对
(1).谓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何晏 集解:“专,犹独也。”《汉书·王吉传》:“光禄勋 匡衡 亦举 骏 有专对材。” 颜师古 注:“谓见问即对,无所疑也。”《明史·刘定之传》:“今宜择内藴忠悃,外工专对,若 陆贾 、 富弼 其人者,使备正介之选,庶不失辞辱国。”
(2).单独应对。《后汉书·马援传》:“ 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 唐 元稹 《翰林学士承旨记》:“大凡大誥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他人无得而参。”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送中书舍人郑惠叔入国二首]乐天
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宋代,曾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