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原文
然灯有法传,释迦当即得。
但闻记别音,乃知无所获。
精真妙平等,明告恐疑惑。
永怀常不轻,好心遭捶掷。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诗词问答
问:《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参考注释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然灯
点灯。 南朝 梁元帝 《咏石榴》:“然灯疑夜火,联珠胜早梅。”《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百日内夜常然灯,旦常香火。”《法苑珠林》卷四八:“故至正月,处处然灯,以供佛寺。” 明 华察 《宿玉阳山房》诗:“然灯独不寐,秋宵一何永。”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释迦
(1). 印度 种族名。 释迦牟尼 即出生于此族。参阅《释氏要览》。
(2). 释迦牟尼 的简称。 南朝 梁 沉约 《答陶华阳》:“《难》云, 释迦 之现,近在 庄王 , 唐 虞 夏 殷 ,何必已有, 周公 不言,恐由未出。”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大觉禅寺奥公乞经藏记既成以诗戏之》:“词源老去苦无多,强著闲文讚 释迦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今诸山知识,往往互詆为魔, 释迦 之预记,胡不爽乃尔耶?”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当即
(1) 马上,立即
当即表示同意
(2) 就在当时
会一开完当即就出发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记别
亦作“ 记莂 ”。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菩萨处胎经·诸佛行齐无差别品》:“佛復告菩萨 摩訶萨 :汝等欲见如来神力,化不思议道,法性纯熟,无男无女,善权义説,受女人身,无佛记别,魔释梵王无真实相,汝等欲知此四众者受别成佛乎?”《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尔时 那罗延 菩萨语 浄威 力士:‘汝住何法得无生忍而受记别?’ 浄威 答言:‘我以生起诸凡夫法得受记别。’” 南朝 梁简文帝 《善觉寺碑铭》:“已於 恒 沙佛所,经受记莂。” 隋炀帝 《重与智者请义书》:“ 南岳禪师 ,亲所记莂,説法第一,无以仰过。” 清 汪琬 《<洞庭诗稿>序》:“ 鐙公 本儒家子,少读书知名,长而遯之释氏。徧参尊宿,遂受记莂,为曹洞家(宗)大师。”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精真
精粹纯真。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 燕 臺装玉,儻不精真; 齐 客吹竽,谅宜澄简。” 金 元好问 《论诗》诗:“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平等
(1)
(2) 在程度、价值、质量、性质、能力或状况上与他人或他物相同的或相等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特指在享受待遇或特权方面与他人等同的
所有的人生来是平等的
(4) 平常;一般
她不肯嫁个平等丈夫。——清· 李渔《意中缘》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明告
明确地告诉
有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疑惑
(1) 迷惑,不理解
面有疑惑
(2) 怀疑,不相信
(3) 疑虑不安,犹豫不定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永怀
(1).长久思念。《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明 夏完淳 《效潘安仁<悼亡>》诗:“永怀寄寒夜,冥冥空怀抱。”
(2).咏怀;抒 * 怀。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序:“岁云夕兮,慨然永怀。”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二]好心
好意,有意显示友好的、讨人喜欢的或富有同情心的
宋代,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