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作者:石宝 朝代:明代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原文
春台浩荡午庭阴,绮阁金闺几许深。
花下细翻红药谱,殿头犹系紫泥心。
从龙忽讶云千朵,栖凤全胜树十寻。
应是玉皇亲赐种,开时长有列仙吟。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问: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石宝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宝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熊峰集卷四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参考注释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春台
(1).春日登眺览胜之处。《老子》:“荒兮其未央,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唐 贾岛 《送刘式洛中觐省》诗:“晴峯三十六,侍立上春臺。” 郭沫若 《水调歌头·喜雪》词:“驱旱魃,除虫害,登春臺。”
(2).饭桌。《水浒传》第六回:“只见灶边破漆春臺,只有些灰尘在面上。”《儒林外史》第二回:“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臺。”
(3).礼部的别称。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浩荡
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绮阁
华丽的楼阁。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仰登綺阁,俯映清渊。”《北史·常景传》:“夫如是,綺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明 陈子龙 《月夜游剑池作》诗:“羣傖澒洞作风尘,綺阁雕栏愁 * 。”《花月痕》第四五回:“沉沉綺阁幌双重,频卜归期未有期。”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金闺
(1).指 金马门 。亦代指朝廷。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閤疏》:“ 金闺 云路,从兹自远。” 钱振伦 注引 李善 《江淹<别赋>》注:“ 金闺 , 金马门 也。” 宋 苏轼 《秧马歌》:“锦韉公子朝 金闺 ,笑我一生蹋牛犂,不知自有木駃騠。” 金 杨叔玉 《赠答彦文相过之什》诗:“ 金闺 满鵷鷺,什伯自为偶。” 清 吴伟业 《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多少 金闺 榜墨新,科名埋没声华冷。”
(2).闺阁的美称。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养亲辞归》:“公主金闺质自超,重文章慨赐英豪。”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邑中金闺之艷,幽谷之姝,徧数止某某三人。”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下细
〈方〉∶仔细;认真
你下细考虑一下吧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红药
芍药花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紫泥
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奉 高皇帝 璽綬” 李贤 注引 汉 蔡邕 《独断》:“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纽……皆以 武都 紫泥封之。”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封紫泥於璽禁,传墨令於银书。”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古印文作白字,盖用以印泥,紫泥封詔是也。”后即以指诏书。 南朝 梁 沉约 《为始兴王让仪同表》:“徒尘翠渥,方降紫泥,以兹上令,用隔下情。”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清 吴伟业 《九峰草堂歌》:“紫泥欲下早蝉蜕,掉头不肯随东封。”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从龙
《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旧以龙为君象,因以称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 后唐 卢殷 《欲销云》诗:“欲隐从龙质,仍餘触石文。” 清 戴易 《钓台》诗:“当时赖有从龙彦,却使幽人享太平。”《清史稿·食货志一》:“有从龙入关者,有定鼎后投诚者。”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当中原逐鹿之时,正豪杰从龙之会。”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全胜
(1) 全面胜利;完全胜利
(2) 全部获胜
大获全胜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应是
(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玉皇
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一]列仙
见“ 列仙 ”。
亦作“ 列僊 ”。1.诸仙。《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以为列僊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乃遂奏《大人赋》。” 唐 苏颋 《景龙观送裴士曹》诗:“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勋业尽抛青琐客,形容尚类列仙癯。”
(2).谓位高的仙人。 明 刘基 《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他日道成为列仙,无相忘也。” 明 方孝孺 《赠王时中序》:“其神气闲定如列僊之流,莫能名其术也。”
明代,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