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园】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欢喜园]欢喜园原文
静室琳宫侧,石桥有路通。
峰莲层映紫,盆菊簇含红。
谷夐形容别,心澄机境融。
一窗留暖日,欢喜与人同。
[欢喜园]诗词问答
问:欢喜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欢喜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欢喜园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欢喜园]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六
[欢喜园]参考注释
[欢喜园]静室
(1).古代天子行幸,对所居宫室先派人清扫和检查,以保持洁净并防止意外。《后汉书·杨秉传》:“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静室而止。” 李贤 注:“静室谓先使清宫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
(2).清静的屋子。《北史·列女传·郑善果母崔氏》:“静室端居,未尝輒出门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其时,山最幽僻,游者絶稀,惟 扬州 商人,构静室数间,春秋一到而已。” 鲁迅 《彷徨·伤逝》:“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 子君 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
(3).指寺院住房或隐士、居士修行之室。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二一:“洞灵开静室,云气满山斋。” 唐 綦毋潜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诗:“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你想 妙玉 也是带髮修行的……姑娘执意如此,我们就把姑娘住的房子便算了姑娘的静室。”
[欢喜园]琳宫
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初学记》卷二三引《空洞灵章经》:“众圣集琳宫, 金母 命清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 上元 降玉闥, 王母 开琳宫。” 宋 赵师侠 《水调歌头·龙帅宴王公明》词:“琳宫香火缘在,还近 玉皇 家。” 元 曹之谦 《宿云台观》诗:“趍程疲永路,记宿喜琳宫。” 清 顾炎武 《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睇琳宫之绚烂,悲木鐸之幽沉。”
[欢喜园]石桥
(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欢喜园]含红
犹含泪。红,红泪,指女子的眼泪,因浸着脂粉故变红。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九章:“余略引目视 静子 ,玉容瘦损,忽而慧眼含红欲滴。” 苏曼殊 《绛纱记》:“女垂其双睫,含红欲滴。”
[欢喜园]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欢喜园]欢喜
(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欢喜园]与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 注:“与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 尹知章 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