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作者:李贤 朝代:明代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原文
前烈有训,善与人同。
寻此坠绪,障流以东。
古人高迹,邈矣桐江。
夫何今人,惟命之通。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诗词问答
问:《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的作者是谁?答:李贤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四言诗
问:李贤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贤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注释
1. 四言诗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参考注释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前烈
(1) 前人的功业
公刘克笃前烈。——《书·武臣》
(2) 前贤
易名之典,请遵前烈。——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善与人同
自己有优点,愿意别人同自己一样,别人有长处,就向别人学习。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坠绪
(1).《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 孔 传:“ 太康 失其业以取亡。”后以“坠绪”指行将断绝的皇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
(2).指行将绝灭的学说。 唐 韩愈 《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清 恽敬 《<说文解字谐声谱>序》:“若夫成一家之絶学,求前人之坠绪,开后来之精识, 皋文 此书之所得,盖有未易几及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举凡三仓之雅詁,六艺之精言,九流之坠绪,彼 嬴秦 蒙古 所不能亡者,竟亡于教育普兴之世,不亦大可哀邪!”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高迹
亦作“高蹟”。1.高尚的德行。 汉 傅毅 《七激》:“达 羲 农 之妙旨,照 虞 夏 之典坟,遵 孔氏 之宪则,投 颜 閔 之高迹。”
(2).指超世俗的人。 唐 李频 《过四皓庙》诗:“东西南北人,高跡自相亲。” 明 申涵光 《怀太原傅青主》诗:“幸将卷帙传高迹,日向晴窗展画看。”
见“ 高跡 ”。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桐江
富春江 的上游。即 钱塘江 流经 桐庐县 境内一段。 唐 陆龟蒙 《钓车》诗:“ 洛 客见诗如有问,辗烟衝雨过 桐江 。” 宋 杨万里 《甲午出知漳州晚发舩龙山暮宿桐庐》诗之一:“海潮也怯 桐江 浄,不遣涛头过 富春 。” 元 萨都剌 《钓台夜兴》诗:“仙茶旋煮 桐江 水,坐客遥分石壁灯。”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画渔人》诗之二:“若非 渭水 持竿客,定是 桐江 把钓人。”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和陶诗·其三·赠长沙公族祖]惟命
(1).听从命令。《东周列国志》第 * 回:“ 舒 此时已落 范氏 牢笼之内,只得唯唯惟命。”
(2).犹言随你的便。含有我行我素不能听从的意思。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清 使往招抚之,而赐姓不屈也,曰:‘和则可矣,奈何曰抚?’……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
和陶诗,明代,李贤,赠长沙公族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