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原文
双林大士不复见,闻说龙华画像真。
要向冰霜识风骨,愿求清冷洗贪瞋。
空庭再拜俨如在,扣几重看喜胜春。
我亦钝根期听法,质疑他日故应频。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诗词问答
问:《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参考注释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双林
(1).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 周祖谟 校释:“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罗跋提河 边娑罗(sala)双树前入般湼槃(见《大般湼槃经》)。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约三十二英里)。” 南朝 梁元帝 《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脱屣双林;示表金棺,现焚檀椁。” 唐 王勃 《释迦佛赋》:“双林告灭,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参见“ 双树 ”。
(2).借指 释迦牟尼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论》:“别於方等深经,领括枢要,源发般若,流贯双林。”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3).借指寺院。 唐 韩翃 《题龙兴寺澹师房》诗:“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五代 齐己 《答陈秀才》诗:“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曙》:“迁謫 江 右,多结契双林,暗伤流景。”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龙华
亦作“ 龙花 ”。指龙华树。传说 弥勒 得道为佛时,坐于龙华树下,树高广四十里。因花枝如龙头,故名。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翻宝宇之龙花,溽露低枝;荡真文於贝叶,天童润色。”《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供养佛僧消灭障,来生必定礼龙花。” 清 龚自珍 《百字令·蒋伯生得顾横波夫人小像靳予曰君家物也为填一词》词:“龙华刼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参见“ 龙华三会 ”、“ 龙华树 ”。
鲜丽闪耀的光彩。《艺文类聚》卷七三引 汉 应瑒 《车渠椀赋》:“纷玄黄以肜裔,曄豹变而龙华。”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画像
(1) 肖像
巨幅画像
(2) 画成的人像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冰霜
(1)
(2) 比喻操守纯洁清白
志固冰霜。——《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3) 比喻神色严肃或态度冷淡
凛若冰霜
冷若冰霜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风骨
(1) 顽强的风度、气质
风骨奇伟。——《南史· 宋武帝纪》
风骨可鉴
(2) 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魏书·祖莹传》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清冷
(1) 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
清冷的秋夜
(2) 冷落;冷清、凄凉
旅客们都走了,站台上十分清冷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贪瞋
佛教语。谓贪欲与瞋恚。《敦煌曲·禅门十二时》:“平旦寅,发意断贪瞋。莫令心散乱,虚度一生。”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一:“故我 文佛 度世,恐人习气深重,贪瞋痴爱,沉溺无归,示以沙弥比丘菩萨戒法在家。”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空庭
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虚馆絶諍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穷巷无人鸟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对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再拜
(1)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2) 赵王再拜曰。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如在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 王辅 等,持节分诣 岱山 、 东海 、 滎阳 、 河 、 洛 ,尽心祈焉。”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钝根
(1).佛教语。谓根机愚钝,不能领悟佛法。《法华经·药草喻品》:“正见邪见,利根钝根。” 宋 苏轼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之一:“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2).泛指缺少灵性。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诗空谈格调,不主性情, 杨诚斋 道是钝根人所为。” 冰心 《往事(二)》三:“纵是顽石钝根,也要思量万事,何况这些深思善怀的女子?”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质疑
提出疑问,请人解答
时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汉书·陈遵传》
向上级对这个问题进行质疑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宋代,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