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作者:萧仲芮 朝代:宋代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原文
五马南来。
一骑东驰,诏黄已催。
正寻幽择胜,闲边点检,吟风弄月,忙处徘徊。
玉井莲房,碧筒酒熟,趁得长年千岁杯。
杯浮处,正芒寒南极,色映三台。
明光殿北屏门,记御笔亲题名姓来。
看河东召入,韩侯归觐,通班玉笋。
稳上鸾台。
作汉元功,继唐八叶,绿鬓依然昼绣回。
安排了,待秋风先看,双桂联魁。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的作者是谁?答:萧仲芮
问: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萧仲芮的名句有哪些?答:萧仲芮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萧仲芮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 书法图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书法作品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参考注释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五马
太守的代称
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诏黄
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南史·王韶之传》:“ 恭帝 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詔黄皆其辞也。”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得意犹堪夸世俗,詔黄新湿字如鸦。”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寻幽
(1).寻求幽胜。 唐 李商隐 《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宋 欧阳修 《和游午桥庄》:“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2).探究深奥的事理。《北史·杨伯丑传》:“时有 张永乐 者,卖卜京师, 伯丑 每从之游。 永乐 为卦有不能决者, 伯丑 輙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点检
一个一个地查检
点检人数都在,单不见了张委、 张霸二人。——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吟风弄月
(1) 用风花雪月作题材写作以抒发超然、闲适的心情。现也指作品内容空虚,逃避现实,用为贬义
《诗》可以兴,某自再见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 宋· 程颢、 程颐《遗书》
(2) 也说[吟风咏月]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玉井莲
(1).古代传说中 华山 峰顶玉井所产之莲。 唐 韩愈 《古意》诗:“ 太华 峯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钱仲联 集释引 韩醇 曰:“《华山记》云:‘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 华山 。’”又引 方世举 注:“古乐府《捉溺歌》:‘ 华阴 山头百丈井,下有泉水彻骨冷。’”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九:“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清 尤怡 《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仙人金液非我意,试看峰头玉井莲。”
(2).喻坚贞高洁的妇女。《 * 词话》第二一回:“回头恨駡 章臺 柳,赧面羞看玉井莲。”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碧筒
(1).见“ 碧筩杯 ”。
(2).指荷叶柄。 宋 陶穀 《清异录·缕子脍》:“ 广陵 法曹 宋龟 造缕子膾。其法用鯽鱼肉、鲤鱼子,以碧筒或菊苗为胎骨。”
(3).用荷叶柄制的吸烟用具。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天无弃物,不特房(莲房)可涤砚,因留其蒂,簪刺之,令与柄通,纳淡巴菰,劝余噏之,曰:‘此名碧筒,方相称耳。’”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南极
(1)
(2) (1)∶从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顶 (2)∶地球上最南的一点,地轴的南端
(3)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南方的磁极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三台
(1).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灵臺以观天文,时臺以观四时施化,囿臺以观鸟兽鱼鱉。”
(2). 汉 因 秦 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臺,专制朝政。” 李贤 注引《晋书》:“ 汉 官,尚书为中臺,御史为宪臺,謁者为外臺,是谓三臺。” 宋 司马光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词》:“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
(3).指 三国 魏 曹操 所建 铜雀台 、 金虎台 、 冰井台 。故址在今 河北 临漳县 三台村 。《文选·左思<魏都赋>》:“飞陛方輦而径西,三臺列峙以峥嶸。” 张载 注:“ 铜爵园 西有三臺,中央有 铜爵臺 ,南则 金虎臺 ,北则 冰井臺 。”后 北齐 文帝 在旧基上加以扩建,改 铜爵 曰 金凤 , 金虎 曰 圣应 , 冰井 曰 崇光 。见《北史·齐纪中》。 唐 孟云卿 《邺城怀古》诗:“三臺竟寂寞,万事良难固。”
(4).曲调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三台词序》:“ 刘禹锡 《嘉话録》曰:‘三臺送酒,盖因 北齐 高洋 毁 铜雀臺 ,筑三个臺,宫人拍手呼上臺送酒,因名其曲为《三臺》。’”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词》:“朝愁暮愁郎老,百年几度《三臺》。”
(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望 黄河 一股儿浑流派,高衝九曜,远映三台。”
(2).喻三公。《后汉书·杨震传》:“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唐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诗:“三台冀入梦,四岳尚分忧。”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座,位列三台,日转千堦,头直上打一轮皁盖,那其间谁敢道我负薪来。”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叶梦兆三台之尊,入朝肃五坊之乐。”参见“ 三公 ”。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明光殿
(1). 汉 代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 未央宫 渐臺 西有 桂宫 ,中有 明光殿 ,皆金玉珠璣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
(2).泛指宫殿。 唐 岑参 《杜公挽歌》之三:“忆昨 明光殿 ,新承天子恩。”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君侯合侍 明光殿 ,且作横槎海上仙。”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屏门
指遮隔内外院的门。《西游记》第二三回:“屏门上,掛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御笔
(1).谓帝王亲笔所书或所画。《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帝令 勰 为露布……及就,尤类帝文,有人见者,咸谓御笔。”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今上四年六月, 江陵 张公 为首揆,进阁中所藏 世宗 御笔圣諭六十三道。”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钱文端 ﹞有‘鹿驯巖畔当童扶’之句,上深赏之,御笔仿 梁楷 泼墨仙人图以赐。” 老舍 《神拳》第四幕:“我多少还有几件 康熙 五彩的花瓶, 乾隆 御笔的福寿字儿,你们随便拿。”
(2).借指圣旨。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知阁 韩侂胄 骤窃柄,威福浸广,意所好恶,尽以御笔行之。公具论其姦,有日矣,而御笔出公直 显謨阁 ,知 平江府 。”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题名
(1) 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
(2) 写上姓名作为标记
对联、题名。——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请题名留念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河东
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秦汉时置河东郡、唐初 置河东道,开元间又置河东节度使,宋置河东路,明废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归觐
谓归谒君王父母。 汉 郦炎 《遗令书》:“ 炎 之归覲,在旦夕之閒耳。” 唐 贾岛 《送韦琼校书》诗:“宾佐兼归覲,此行 江 汉 心。”《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面諭 韩皋 使之归覲,令 滉 感激无自疑之心。” 胡三省 注:“归覲者,归覲省父母也。” 明 高启 有《题画送人归觐》诗。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通班
(1).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洪私过误,真以通班。”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僕少小仕,早躡通班。” 宋 陆游 《皇太子受册贺皇后笺》:“臣自去通班,久安故里。” 明 李东阳 《柳通判考满族帐词代广平作》:“名移新檄,步輟通班。”
(2).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此时通班衙役两旁站齐,大堂上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玉笋
亦作“ 玉笋 ”。1.笋的美称。 宋 杨万里 《初三游翟园》诗:“不羞人面对风物,奈尔玉笋金柑何?”
(2).喻英才济济。《新唐书·李宗闵传》:“俄復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 唐冲 、 薛庠 、 袁都 等,世谓之玉笋。” 宋 王禹偁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捧詔瑶池下,辞班玉笋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引 王梦楼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吟诗喜得江山助,问字欣添玉笋围。”
(3).喻女子手指。 唐 韩偓 《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宋 孙惟信 《风流子》词:“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綉巾拭泪,金柳初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鸞销玉笋长。”《说唐》第十二回:“这个飘扬翠袖,轻笼玉笋纤纤;那个摇曳湘裙,半露金莲窄窄。”
(4).喻女子小脚。 唐 杜牧 《咏袜》:“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明 王磬 《清江引·蒲靴》曲:“青莲两瓣开,玉笋双尖蹻,踏青去来天气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女》:“隐约画帘前,三寸凌波玉笋尖。”
(5).喻秀丽耸立的山峰。 宋 杨万里 《真阳峡》诗:“夹岸对排双玉笋,此峰外面万山青。”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岩洞》:“ 桂 之千峯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篸,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当为天下第一。” 清 汪懋麟 《题金碧堂为赵银台玉峰》诗:“盘江夹浦各环抱,金莲玉笋疑飞翻。”
(6).喻莲藕。 清 朱彝尊 《七月晦日赐藕恭纪》诗之二:“分载箯舆路未赊,冰条玉笋浄无瑕。”
见“ 玉笋 ”。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鸾台
(1).宫殿高台的美称。《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 李善 注:“鸞臺、兰渚,以美言之。” 唐 王勃 《九成宫颂》:“翊鸞臺之广宴,扈鸳砌之仙游。”
(2). 唐 时门下省的别名。后借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 垂拱 元年改门下省曰鸞臺。” 宋 梅尧臣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幅狭不堪作詔命,聊备麤使供鸞臺。” 清 朱彝尊 《送曹郡丞贞吉之官徽州》诗:“凤沼趍晨久,鸞臺典籍荣。”
(3).妆台。《敦煌曲子词·天仙子》:“燕语鶯啼惊觉梦,羞见鸞臺双舞凤。” 宋 张先 《木兰花·席上赠同邵二生》词:“弄妆俱学閒心性,固向鸞臺同照影。” 明 高明 《琵琶记·再报佳期》:“鸞臺罢妆,鹊桥初驾,佳期近也,请仙郎到河。”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汉元
汉 初。《汉书·平帝纪》:“ 汉 元至今,十有餘万人,虽有王侯之属,莫能相纠,或陷入刑罪,教训不至之咎也。” 王先谦 补注:“ 胡 注:‘ 汉 元, 汉 初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远迹 汉 元以来,骄贵之臣,每受罪诛。”《后汉书·翟酺传》:“今外戚宠幸,功均造化, 汉 元以来,未有等比。”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昼绣
犹昼锦。《陈书·陈宝应传》:“起家临郡,兼昼绣之荣;裂地置州,假藩麾之盛。”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乞朝见表》:“矧为昼绣之行,再领宵衣之寄。”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愿乞 瀘川 ,以为昼绣。”参见“ 昼锦 ”。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安排
事先规定的程序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秋风
秋天的风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联魁
科举时代在乡试、会试中接连考取第一名。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廷献》:“休説文齐福乃齐,日家许我定联魁。”
宋代,萧仲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