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作者:吴芳楫 朝代:明代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原文
南塘春涨一篙轻,匣剑囊琴趁晓行。
遁迹肯同秦二士,授经还似汉诸生。
青山对酒梅花发,绛帐论文镜月清。
此去陶城多俊杰,熊熊头角熟先鸣。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诗词问答
问: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的作者是谁?答:吴芳楫
问: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参考注释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春涨
春季水涨。 唐 杜荀鹤 《送人归淝上》诗:“ 巢湖 春涨 喻溪 深,纔过 东关 见故林。” 宋 陆游 《成都书事》诗之二:“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清 曹寅 《雨霁过沧浪亭》诗:“赤栏晼晚添春涨,皷角频疑小队来。”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匣剑
亦作“ 匣劒 ”。 1.匣中的宝剑。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2).喻指被埋没的人才。(1)典出《晋书·张华传》。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銛。”参见“ 丰城剑 ”。(2)典出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梁启超 《雷庵行》:“先生匣剑时一鸣,龙啸天空秋水薄。”参见“ 匣里龙吟 ”。
(3).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匣剑而行,宿 鲁山 城南。”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囊琴
(1).装琴入袋。 元 傅若金 《送金华王琴士还山》诗:“年少 金华 客,囊琴暂出山。”
(2).囊中之琴。 明 刘崧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囊琴未发絃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晓行
(1).拂晓赶路。 唐 杜甫 《发潭州》诗:“夜醉 长沙 酒,晓行 湘水 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 温庭筠 《晓行》诗……不著一虚字,而晓行景色都在目前。”
(2).指白天行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一路上晓行夜泊,在水面行走。”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遁迹
避世;隐居;使人不知踪迹
遁迹空门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授经
讲授经书。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之十二:“由 汉氏 已来,师道日微,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新唐书·选举志上》:“及 太宗 即位,益崇儒术……虽七营飞骑,亦置生,遣博士为授经。” 清 陈维崧 《寿楼春·为白琅季节母吴孺人赋》词:“筑柘馆,连芸窗,更授经帐底,画荻帘旁。”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对酒
(1).面对着酒。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 * :“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北史·李孝贞传》:“每暇日,輙引宾客,弦歌对酒,终日为欢。”
(2).乐府相和曲名。或作“对酒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对酒》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曰:“ 魏 乐奏 武帝 所赋‘对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绛帐
《后汉书·马融传》:“ 融 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絳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 李商隐 《过故崔兗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诗:“絳帐恩如昨, 乌衣 事莫寻。”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六:“ 孔 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絳帐启宗风。”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论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学术论文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镜月
(1).镜中之月。喻虚幻的影象。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悟蕉芦之非实,知镜月之虚衒。”
(2).犹戴月。谓星夜奔走,十分辛劳。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傅辞舆驾亲幸表》:“臣乘幸藉私,岂曰无僭?攀霞镜月,非復常所。”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俊杰
才智杰出的人
识时务者为俊杰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熊熊
(1).光焰旺盛貌。《山海经·西山经》:“南望 昆仑 ,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郭璞 注:“皆光气炎盛相焜燿之貌。”《史记·天官书》:“﹝跰踵﹞熊熊赤色,有光。”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于是她又恼火又慷慨地一下子把这小褂子填入了正在熊熊燃烧着的洋火炉里。”
(2).气势壮盛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 司马贞 述赞:“清飇凛凛,壮气熊熊。” 唐 王光庭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虎貔纷儗儗, 河 洛 振熊熊。”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头角
比喻青少年的气概和才华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先鸣
(1).首先鸣叫。《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平阴 之役,先二子鸣” 晋 杜预 注:“十八年, 晋 伐 齐 ,及 平阴 。 州绰 获 殖绰 、 郭最 。故自比於鸡,斗胜而先鸣。”
(2).指首先登城而大呼。《文选·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 李周翰 注:“先鸣,先登而大呼也。”
(3).谓首先显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子桓 虑详而力缓,故不竞於先鸣。” 唐 李端 《赠赵神童》诗:“圣朝殊 汉 令,才子少登科;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
吴芳楫,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