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守之官】作者:王汝玉 朝代:明代
[送太守之官]送太守之官原文
瓦缶获登荐,洗罍宁见珍。
巴童更倡和,岂复歌阳春。
吁嗟去古远,大雅将谁陈。
圣朝复敦朴,清风荡嚣尘。
多君秉高志,卓荦思超伦。
晚生际今世,尚友怀古人。
亨衢纵逸辔,天池跃脩鳞。
分符守名郡,治本归清真。
香凝燕寝昼,吏散公庭春。
乃知汲长孺,卧理淮南民。
孰云世日降,此道非殊伦。
劝君终努力,垂辉映无垠。
[送太守之官]诗词问答
问:送太守之官的作者是谁?答:王汝玉
问:送太守之官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汝玉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汝玉
[送太守之官]注释
1. 押真韵
[送太守之官]参考注释
[送太守之官]瓦缶
(1).小口大腹的瓦器。《易·坎》“用缶” 三国 魏 王弼 注:“处坎以斯,虽復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纳此至约,自进於牖,乃可羞之於王公,荐之於宗庙,故终无咎也。”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诗:“浊酒盈瓦缶,烂穀堆荆囷。”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藕花》:“﹝儿辈﹞辞 镜湖 之深,而居瓦缶之浅。”
(2).古代陶土制的打击乐器。 宋 欧阳修 《绿竹堂独饮》诗:“忧从中来不自遣,强叩瓦缶何譊譊。” 清 杜岕 《雪兴》诗:“素甆看静夜,瓦缶发悲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诗﹞有声无韵,是瓦缶也。”
[送太守之官]登荐
进献。 晋 王嘉 《拾遗记·春皇庖牺》:“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 庖牺 。亦谓 伏羲 。”《隋书·音乐志中》:“登荐惟肃,礼邈前王。”《宋史·乐志十二》:“嘉栗旨酒,登荐惟恭。”
[送太守之官]巴童
巴 渝 之童,善歌舞。《文选·鲍照<舞鹤赋>》:“ 燕 姬色沮, 巴 童心耻。” 刘良 注:“ 巴 童、 燕 姬,并善歌者。” 唐 岑参 《赴犍为经龙阁道》诗:“屡闻 羌 儿笛,厌听 巴 童歌。” 清 陈维崧 《夜合花·廿二夜原白堂中观剧即事》词:“僛 越 覡,舞 巴 童,颭灵旗,不满微风。”
[送太守之官]倡和
(1).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礼记·乐记》:“倡和清浊。” 孔颖达 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
(2).指以诗词相酬答。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 陈后主 ﹞与倖臣各製歌词,极於轻荡,男女倡和,其音甚哀。”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全凭着花月为媒,共佳人倡和传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赵 以寒士,而留余仍住 王公 旧屋,供饔飱,彼此倡和。”
(3).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左传·昭公十二年》:“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 杜预 注:“不相违也。”《新唐书·宦者传下·田令孜》:“宰相 卢携 素事 令孜 ,每建白,必阿邑倡和。”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其后上无明君,朝无是非,诸名士乃争相倡和,树朋党,然上下知畏清议, 汉 之赖以维持者数十年。”
(4).犹倡随。特指夫唱妇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河 北人事,多由内政……倡和之礼,或‘尔’‘汝’之。”
[送太守之官]阳春
温暖的春天
[送太守之官]吁嗟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送太守之官]古远
古老;久远;很久以前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内蒙访古》
[送太守之官]大雅
(1).《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为 周 王畿内乐调。《大雅》多为 西周 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 厉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 札 来聘……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体,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称閎雅淳正的诗篇。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称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大雅宏达,於兹为羣。” 李善 注:“大雅,谓有大雅之才者。《诗》有《大雅》,故以立称焉。” 明 蒋灿 《题杜少陵像》诗:“大雅长往矣,遗容后代看。”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那议会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至于分类分得不伦不类,那是小子底学识不到,还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谓高尚雅正。 宋 叶适 《贺县尉》诗:“端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绵渺而藴藉。”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这样不伤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义的词儿正合于一个青年人寄兴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送太守之官]圣朝
封建时代称本朝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送太守之官]敦朴
敦厚朴实;忠厚朴实
方正敦朴
[送太守之官]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送太守之官]嚣尘
亦作“嚻尘”。1.喧闹扬尘。《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 杨伯峻 注:“嚣,喧闹。尘,尘土飞扬。” 宋 曾巩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诗:“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外]石林精舍嚣尘少,[生]仗尔高朋探寂寥。”
(2).指纷扰的尘世。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诗:“嚻尘自兹隔,赏心於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唐 白居易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诗:“ 文略 也从牵吏役, 质夫 何故恋嚣尘?” 宋 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清斋浄戒,休作断肠垂泪债;识破嚣尘,作箇逍遥物外人。”《再生缘》第三回:“已托禪心归浄界,还遭俗累涉嚣尘。”
[送太守之官]高志
高尚、清高的志向。《荀子·修身》:“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晋 左思 《杂诗》:“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宋 曾巩 《题张伯常汉上茅堂》诗:“主人事幽屏,不愿尚书郎;即此徇高志,风骚恣徜徉。”
[送太守之官]卓荦
(1) 卓越,突出
卓荦诸夏,兼其所有。——班固《两都赋》
博闻强记,奇异卓荦。——《三国志·陈矫传》
(2) 也作[卓跞]
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孔融《荐弥衡表》
[送太守之官]超伦
超出常人
超伦出众
[送太守之官]晚生
谦辞,旧时文人在前辈面前的谦称
谒 范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邵氏闻见录》
[送太守之官]今世
(1) 这一辈子
今生今世
(2) 现代;当代
[送太守之官]尚友
(1).上与古人为友。《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宋 朱熹 《陶公醉石归去来馆》诗:“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二理学之士》:“近日士大夫皆不尚友 宋 儒,虽 江 浙 文士之藪,其仕朝者无一人以理学著。”
(2).指与高于己者交游。 明 李贽 《覆耿中丞书》:“僕尚友四方,愿欲生死於友朋之手而不可得。”
[送太守之官]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送太守之官]亨衢
(1).四通八达的大道。《易·大畜》:“何天之衢,亨。” 孔颖达 疏:“乃天之衢亨,无所不通也。” 唐 元稹 《苦雨》诗:“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百川朝巨海,六龙踏亨衢。”
(2).常以喻美好的前程。 唐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糲食空弹剑,亨衢詎置锥!” 宋 沉括 《贺赵龙图》:“妙策凌云,擢起英豪之域;亨衢振翼,俄登直侍之联。” 清 朱彝尊 《曹先生溶挽诗六十四韵》:“壮日膺乾顾,亨衢协泰交。”
[送太守之官]纵逸
(1).亦作“ 纵佚 ”。恣纵放荡。 晋 张华 《博陵王宫侠曲》之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旧唐书·王君廓传》:“在职多纵逸,长史 李玄道 数以朝宪胁之,惧为所奏,殊不自安。” 吴晗 《灯下集·论晚明“流寇”》:“他们有的是数不清的财富,过着舒服、 * 、纵佚、无耻的生活。”
(2).豪迈奔放。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李白》:“ 白 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下:“其( 杨凝式 )笔迹遒放,宗师 欧阳询 与 颜真卿 而加以纵逸。” 明 方孝孺 《题<王右军游目帖>》:“今观此帖,寓森严於纵逸,蓄圆劲於蹈厉。”
[送太守之官]天池
(1).海。《庄子·逍遥游》:“ 南冥 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2).天上 仙界 之池。 唐 韩愈 《漫作》诗之一:“ 玄圃 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明 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时旸邸》诗:“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四:“神物在天池,烟云与吞吐。”
(3).指山顶之池。 唐 杜甫 《天池》诗:“天池马不到,嵐壁鸟纔通。” 宋 范仲淹 《天池》诗:“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九坎间十星,曰天池。”
(5).穴位名。即承浆。参见“ 承浆 ”。
[送太守之官]符守
谓受符为郡守。《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幸会果代耕,符守 江 南曲。” 李善 注:“《汉书》曰:初与郡守为竹使符。” 唐 韦应物 《秋景诣琅琊精舍》诗:“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
[送太守之官]治本
(1)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指治国的根本措施
[送太守之官]清真
(1) 纯真朴素
清真寡欲
(2) 真实自然
文贵清真
(3) 明清时,中国 * 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称 * 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清真寺
[送太守之官]燕寝
(1).古代帝王居息的宫室。《周礼·天官·女御》:“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 唐 孔颖达 疏:“《周礼》王有六寝,一是正寝,餘五寝在后,通名燕寝。” 唐 杜甫 《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盖所以教本古训,发皇妇道,居具燕寝之仪,动有环珮之节。”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常朝》:“本朝列圣忧勤政事,凡离宫燕寝,无不披览奏章,召对大臣。” 王国维 《观堂集林·明堂庙寝通考》:“古之燕寝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其南宫之室谓之适室,北宫之室谓之下室,东西宫之室则谓之侧室。四宫相背於外,四室相对於内,与明堂、宗庙同制。其所异者,唯无太室耳。”
(2).泛指闲居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 仲尼 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復何在?” 王利器 集解:“燕寝,閒居之处。”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魏陈二梦》:“﹝ 陈阜卿 ﹞除 建康 留守,思 德言 所终之地,大恶之。既至,凡居室燕寝,皆避不敢往。” 清 赵翼 《平姚海明府卓荐入都》诗:“ 石壕 夜静追符少,燕寝香凝好句成。”
(3).指卧室。 章炳麟 《蕲黄母铭》:“以六月十日日昳,卒於燕寝。”
(4).公馀休息;睡眠。 宋 陆游 《问候叶通判启》:“春容方丽,燕寝多閒,冀调兴止之宜,用副倾依之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刘 归,假贵家广宅,备客燕寝,洒扫光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双全》:“有 陆郎 双全 者, 苏州 人。貌韶秀,为侍郎所钟爱,每燕寝间,非 陆 侍侧,则终夜不寝。”
[送太守之官]公庭
(1).古代国君宗庙的厅堂或朝堂。《诗·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南史·褚裕之传》:“ 向 ( 褚向 )风仪端丽,眉目如画,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 清 曾国藩 《金陵楚水师昭忠祠记》:“甚者,如 九洑洲 之役,攻剿三四日,凋耗二千人。唱凯於公庭,饮泣於私舍。”
(2).朝廷,公室。《韩非子·扬权》:“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扶疏;木枝扶疏,将塞公閭,私门将实,公庭将虚,主将壅围。”
(3).公堂,法庭。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怀道术於百龄,接风期於四海,依然梵宇欣象,教之将行莞尔公庭,惜牛刀之遂屈。”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盒子里藏的是储君,我肚皮里怀的是鬼胎。虽不见公庭上遭横祸,赤紧的盒子里隐飞灾。” 明 阮大鋮 《燕子笺·谒洴》:“风声泄漏到公庭,为避罗钳造狄门。”
[送太守之官]汲长
犹汲深。 郭沫若 《蜩螗集·祭昆明四烈士》:“努力建设,犹嫌汲长;忽尔暴慢,兄弟鬩墙。”参见“ 汲深 ”。
[送太守之官]卧理
犹卧治。《南史·刘善明传》:“ 淮南 近畿,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 宋 范仲淹 《祭韩少傅文》:“偃息近藩,旨酒盈樽,可以卧理,不废清言。” 清 李渔 《玉搔头·讲武》:“自从到任以来,且喜刑清政肃,吏辑民安,官舍清閒,可称卧理。”
[送太守之官]淮南
(1) 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
(2) 安徽省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淮南煤矿是中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送太守之官]殊伦
(1).不同类。 晋 左思 《咏史》之六:“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唐 李白 《嘲鲁儒》诗:“君非 叔孙通 ,与我本殊伦。”
(2).指出类拔萃。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送太守之官]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送太守之官]垂辉
比喻流传美名。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一:“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
[送太守之官]无垠
广阔无边
碧波无垠
明代,王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