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作者:刘挚 朝代:宋代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原文
岁有悬车表,新闻曳杖嗟。
风云四朝仕,公相百年家。
故国山川近,西郊鼓吹哗。
旂常难尽记,膏泽遍幽遐。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诗词问答
问:《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参考注释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悬车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 《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 * 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新闻
新近听来的事。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宋时指有别于正式朝报的小报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公相
(1).指公卿、宰相一类的显官。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宋 梅尧臣 《送刘定贤良下第赴广陵令》诗:“中则首公相,人情作冠幘。”
(2).对官长的尊称。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下里正熬煎,谢公相肯矜怜。” 明 朱权 《荆钗记·投江》:“公相望垂怜……愿公相早登八位三台显。”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鼓吹
(1) 宣扬,使众人知道
鼓吹六经
(2) 吹嘘
鼓吹种族优劣论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旂常
1.旂与常。旂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语本《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旂……王建大常,诸侯建旂。”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孙小溪》:“先朝名臣,所以铭旂常、垂竹素者,不过奉公守法、洁己爱民而已。”
2.借指王侯。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以不贪为寳,均珠玉以咳唾;以无事为贵,比旂常於粪土。”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膏泽
(1)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挽司空赠太师申国吕公四首·其四]幽遐
僻远;深幽。《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 唐 包融 《武陵桃源送人》诗:“ 武陵 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 秦 人家。” 明 吴本泰 《帝京篇》诗:“求治毋太速,防微勿滋蔓。所期日月光,幽遐理必贯。”
刘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