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拟古·其二】_刘绍 | 元代

【拟古·其二】作者:刘绍 朝代:元代

[拟古·其二]拟古·其二原文

天地盗万物,万物更盗之。

匪盗不成功,东陵亦无时。

所以巢居子,轩裳不能羁。

高度跨世外,澹然守无为。

桎梏有形内,但为此人嗤。

[拟古·其二]诗词问答

问:拟古·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刘绍
问:拟古·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刘绍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绍

[拟古·其二]注释

1. 押支韵 出处:元音遗响卷十

[拟古·其二]参考注释

[拟古·其二]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拟古·其二]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拟古·其二]匪盗

土匪,强盗

[拟古·其二]成功

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拟古·其二]东陵

(1).《庄子·骈拇》:“ 伯夷 死名於 首阳 之下, 盗跖 死利於 东陵 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残生伤性,均也,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盗跖 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 跖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南荆 之跋扈, 东陵 之巨猾。” 李善 注:“ 东陵 , 盗跖 也。” 清 钱谦益 《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之四:“悠悠名利笑排场,屈指 东陵 更 首阳 。”

(2). 汉 邵平 的别称。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 东陵 跡芜絶, 楚 汉 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重慕想、 东陵 晦跡, 彭泽 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鬢未华。”参见“ 东陵侯 ”。

(3).指东陵瓜。 晋 陆机 《瓜赋》:“东陵出於 秦 谷,桂髓起於 巫山 。”参见“ 东陵瓜 ”。

(4).复姓。相传为 秦 东陵侯 邵平 之后。一说, 春秋 齐景公 时有人隐居 东陵 ,后以之为氏。见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义》佚文。

[拟古·其二]无时

(1).不定时,随时。《仪礼·既夕礼》:“哭昼夜无时。” 郑玄 注:“哀至则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改道》:“今屡濬屡塞,而 黄河 又衝决无时,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时,我更起居‘无时’,不是游息的‘无时’,而是劳作的‘无时’。”

(2).不知何时。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3).没有一刻;无有一时。《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氏 也。” 唐 岑参 《送郑堪归东京氾水别业》诗:“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艾青诗选>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无时不在闪耀着形象思维的光辉。”

(4).不逢时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弔。”

[拟古·其二]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拟古·其二]巢居子

泛指隐士。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 唐 孟浩然 《王山人迥见寻》诗:“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清 吴伟业 《退谷歌》:“岂无巢居子,长啸呼 赤松 。”

[拟古·其二]轩裳

(1).犹车服。 晋 陶潜 《杂诗》之十:“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一妹 以天人之姿,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以盛轩裳。” 明 高叔嗣 《再调考功作》诗:“轩裳日待旦,閶闔凌云排。”

(2).指官位爵禄。 唐 元结 《忝官引》:“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追忆悔尤,滥轩裳之非据;自嗟衰耄,指林壑以言归。” 元 张养浩 《山坡羊》曲:“琴书笔砚为功课,轩裳倘来何用躲。行,也在我;藏,也在我。”

(3).代称有高位的人。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白日青春道,轩裳半下朝。”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题钓台》词:“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 明 刘基 《太公钓渭图》诗:“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之五:“ 尧 时石户农,肯易轩裳苦。”

(4).用为对人的敬称。 康有为 《怀翁常熟去国》诗:“早携书剑将行马,忽枉轩裳特执裾。”

[拟古·其二]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拟古·其二]高度

(1) 从基部至某一任选高处的距离

测量了这座建筑物的高度

(2) 整个事物垂直的距离或范围

在高度方面要超过邻近的小山

(3) 程度很高的

高度警惕

高度的学习热情

[拟古·其二]跨世

超越时代。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跨世凌时,远蹈独游。”

[拟古·其二]澹然

(1).恬淡貌。《韩非子·大体》:“澹然閒静,因天命,持大体。” 宋 苏轼 《祭陈君式文》:“澹然无求,抱洁没身。”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

(2).安定貌;安静貌。《文选·扬雄<长杨赋>》:“使海内澹然,永忘边城之灾。” 李善 注:“澹,安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四:“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吴双遣 澹然旁坐,如枯木垂钓。”

[拟古·其二]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拟古·其二]桎梏

(1) 脚镣和手铐

(2) 像镣铐般约束、妨碍或阻止自由动作的事物

打碎精神上的桎梏

[拟古·其二]有形

有一定的形体或形式

有形资产

[拟古·其二]为此

因为这个;有鉴于此

我们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

  • 【南柯子】_侯善渊 | 元代
  • 【南柯子】_侯善渊 | 元代 >> 【南柯子】_侯善渊 | 元代...

  • 【如梦令】_许有壬 | 元代
  • 【如梦令】_许有壬 | 元代 >> 【如梦令】_许有壬 | 元代...

  • 【解冤结 今丹阳下山权与陆仙作伴】_王哲 | 元代
  • 【解冤结 今丹阳下山权与陆仙作伴】_王哲 | 元代 >> 【解冤结 今丹阳下山权与陆仙作伴】_王哲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