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原文
林泉咫尺足清娱,拨刺文鳞动绿蒲。
当日惠庄评论处,至今知者是娵隅。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诗词问答
问:《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六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参考注释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林泉
(1).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浑 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2).指隐居之地。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閒居之趣。”《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清娱
清雅欢娱。 唐 宋之问 《洞庭湖》诗:“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舟中有示仍用前韵》词:“泛泛清娱,迢迢 樊素 ,相随单舸高秋。”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凡市府声色之繁华,山水登眺之清娱,礼乐书画之文明,皆可挹而受之。”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文鳞
(1).鱼鳞形花纹。《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玢豳文鳞,赤瑕驳犖。” 吕延济 注:“玢豳、文鳞,玉文理也。”
(2).指鱼。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文鳞瀺灂,朱羽頡頏。” 唐 柳宗元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诗:“浮暉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清 彭孙遹 《苏幕遮》词:“欲倩文鳞传尺素, 娄水 无情,不肯西流去。”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当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惠庄
惠施 、 庄周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想 惠 庄 之清尘,庶 羊 左 之徽烈。”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评论
对于人物或事理加以批评议论
评论是非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党同妬真,以破碎讥知者,人心浑浑,日益顽嚚,良有以也。”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六·知鱼桥]娵隅
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称鱼为[娵隅]
乾隆,再题惠山园八景,清代,知鱼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