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泛舟·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月夜泛舟·其二]月夜泛舟·其二原文
月色波光相与清,花潭竹屿几逢迎。
寄言弄棹宁须缓,掞藻风前属未成。
[月夜泛舟·其二]诗词问答
问:月夜泛舟·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月夜泛舟·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月夜泛舟·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月夜泛舟·其二]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七
[月夜泛舟·其二]参考注释
[月夜泛舟·其二]月色
月光
[月夜泛舟·其二]光相
(1).对佛像的敬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安》:“众共抽捨,助成佛像,光相丈六,神好明者。”
(2).指佛像的金装。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唯 长乐王 子攸 像,光相具足,端严特妙。”《南史·齐纪下》:“ 庄严寺 有玉九子铃, 外国寺 佛面有光相, 禪灵寺 塔诸宝珥,皆剥取以施 潘妃 殿饰。”
(3).即宝光,佛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康僧会》:“舍利威神,岂直光相而已。”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绵世界,光相依云而出,其不依云则谓之清现,极难得。”
[月夜泛舟·其二]竹屿
竹林茂盛的小岛。 唐 储光羲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诗之五:“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檝浮空入夜溪。” 唐 孟浩然 《游景空寺兰若》诗:“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觚賸续编·醉隐记》引 明 区大相 《醉隐记》:“或籍花蹊,或荫竹屿,或杖山烟,或棹水郭,皆无不醉之时,无不醉之地。”
[月夜泛舟·其二]逢迎
(1) 违心趋奉迎合
逢迎拍马
(2) 迎接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月夜泛舟·其二]寄言
(1).犹寄语、带信。《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月夜泛舟·其二]掞藻
铺张辞藻。 唐 萧颖士 《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清 钮琇 《觚賸·圣武成功诗》:“ 康熙 丁丑,今上亲征 葛尔丹 ……还宫而后,在朝者掞藻彰勋,诸体咸备。”
乾隆,月夜泛舟,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