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荣木 其四】_陶渊明 | 魏晋

【荣木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荣木-其四]荣木 其四原文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荣木-其四]诗词问答

问:荣木 其四的作者是谁?答:陶渊明
问:荣木 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陶渊明的名句有哪些?答:陶渊明

[荣木-其四]陶渊明荣木 其四 书法图

【荣木 其四】_陶渊明 | 魏晋
荣木 其四书法作品

[荣木-其四]参考注释

[荣木-其四]先师

(1).前辈老师。《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 郑玄 注:“《周礼》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此之谓先师之类也。” 孙希旦 集解:“承先圣之所作以教於大学者,先师也,若 伯夷 、 后夔 是也。”《孟子·离娄上》:“是犹弟子而耻受命於先师也。”《汉书·刘歆传》:“至 孝武皇帝 ,然后 邹 、 鲁 、 梁 、 赵 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於 建元 之间。” 颜师古 注:“前学之师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崇儒学》:“以 仲尼 为先圣,以 颜子 为先师。” 鲁迅 《集外集·渡河与引路》:“倘若思想照旧,便仍然换牌不换货;才从‘四目 仓圣 ’面前爬起,又向‘ 柴明华 先师’脚下跪倒。”

(2).指已故的老师。 清 李赓芸 《炳烛编·刚健笃实》:“先师 钱詹事 答问及 王通政 《经义述闻》,皆从 郑 读,以‘煇光日新’为句,徵引甚详。”

(3).称 孔子 。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二:“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唐 张说 《孔子堂杜预赞》:“开我后学,从事先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昔者吾先师大成至圣 孔夫子 于是日哭则不歌。” 清 周亮工 《与陈琪园书》:“当祖述先师删诗之意,尽删其姓名,而独存其诗。”

[荣木-其四]遗训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荣木-其四]无闻

(1) 没有名声;没有成名

默默无闻

(2) 指耳聋

耳无闻,目无见

[荣木-其四]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荣木-其四]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荣木-其四]不至

(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

【荣木 其四】_陶渊明 | 魏晋
  • 【善哉行 其二】_曹操 | 魏晋
  • 【善哉行 其二】_曹操 | 魏晋 >> 【善哉行 其二】_曹操 | 魏晋...

    【荣木 其四】_陶渊明 | 魏晋
  • 【四言诗】_曹植 | 魏晋
  • 【四言诗】_曹植 | 魏晋 >> 【四言诗】_曹植 | 魏晋...

    【荣木 其四】_陶渊明 | 魏晋
  • 【拟嵇中散咏松诗】_谢道韫 | 魏晋
  • 【拟嵇中散咏松诗】_谢道韫 | 魏晋 >> 【拟嵇中散咏松诗】_谢道韫 |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