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_李云龙 | 明代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作者:李云龙 朝代:明代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原文

何用语呢喃,谗夫枉自谗。

宜人有丘壑,毋恙是归帆。

治地延修竹,为庵倚翠岩。

龙阿知我者,不必咏长镵。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诗词问答

问: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的作者是谁?答:李云龙
问: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云龙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云龙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咸韵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参考注释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用语

(1) 词语的选择或运用

用语不当

(2) 某个行业或专业的专门术语

商业用语

(3) 措辞

文电和命令必须使用简明的军事用语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呢喃

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谗夫

谗人。《荀子·成相》:“谗夫多进,反覆言语,生诈态。” 汉 王充 《论衡·言毒》:“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以浅疑我,谗夫之淫。”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谗夫鴞张,极力煽其焰;元臣箝口,无或措一辞。”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枉自

白白地

枉自费了半天劲,什么也没办成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宜人

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温和宜人的夏夜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归帆

指回返的船只。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治地

谓管理土地的赋税。《孟子·滕文公上》:“ 龙子 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 赵岐 注:“言治土地之赋无善於助者也。”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修竹

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倚翠

(1).女子美好的眉色。 唐 高适 《秋胡行》:“妾本 邯郸 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

(2).亲近女性。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小子 白衙内 ,平生好倚翠,拐了 郭念儿 ,一日七箇醉。”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长镵

亦作“ 长搀 ”。古踏田农具。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长鑱长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为命。”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长鑱,踏田器也……在园圃区田,皆可代耕,比於钁劚省力,得土又多。古谓之蹠鏵,今谓之踏犁,亦耒耜之遗制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长鑱,踏田器也。鑱比犁鑱,颇狭,制为长柄,谓之长鑱。”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各保身家,长搀白梃,尽成劲旅。”

,

  • 【火燃曲】_沈鍊 | 明代
  • 【火燃曲】_沈鍊 | 明代 >> 【火燃曲】_沈鍊 | 明代...

  • 【题武彝·其四】_佘翔 | 明代
  • 【题武彝·其四】_佘翔 | 明代 >> 【题武彝·其四】_佘翔 | 明代...

  • 【南还途次感怀·其五】_李孙宸 | 明代
  • 【南还途次感怀·其五】_李孙宸 | 明代 >> 【南还途次感怀·其五】_李孙宸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