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楮树】_刘克庄 | 宋代

【楮树】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楮树]楮树原文

楮树婆娑覆小斋,更无日影午窗开。
一端能败幽人意,夜夜墙西碍月来。

[楮树]诗词问答

问:楮树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楮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

[楮树]刘克庄楮树 书法图

【楮树】_刘克庄 | 宋代
楮树书法作品

[楮树]参考注释

[楮树]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楮树]日影

日光照射物体所成的阴影

[楮树]一端

(1).指物件的一头。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木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清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或同始而异终,或将倾而復植,岂可以一端尽哉?” 鲁迅 《呐喊·端午节》:“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

(3).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中国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币锦二两”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张友正 ﹞与染工为邻,或问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学书耳。’于是与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饲。”

[楮树]人意

人的意愿、情绪

不满人意

[楮树]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

【楮树】_刘克庄 | 宋代
  • 【句】_陈士泰 | 宋代
  • 【句】_陈士泰 | 宋代 >> 【句】_陈士泰 | 宋代...

    【楮树】_刘克庄 | 宋代
  • 【渡海谒两伏波将军祠】_曾丰 | 宋代
  • 【渡海谒两伏波将军祠】_曾丰 | 宋代 >> 【渡海谒两伏波将军祠】_曾丰 | 宋代...

    【楮树】_刘克庄 | 宋代
  • 【醉落魄(拟二隐)】_周密 | 宋代
  • 【醉落魄(拟二隐)】_周密 | 宋代 >> 【醉落魄(拟二隐)】_周密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