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雨中饮】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五月十日雨中饮]五月十日雨中饮原文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卮。
槛外百竿竹,新笋高过之。
竹色入我酒,变作青琉璃。
一饮眼目光,再饮言语迟。
三饮颓然兀,左右叹我衰。
有鸟从东来,引头闯深枝。
发声醒我醉,提壶美无疑。
典衣不直钱,唯是布与絺。
安得如古人,车傍挂鸱夷。
[五月十日雨中饮]诗词问答
问:五月十日雨中饮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五月十日雨中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
[五月十日雨中饮]参考注释
[五月十日雨中饮]梅天
黄梅天气。 唐 窦常 《北固晚眺》诗:“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宋 杨万里 《风雨》诗:“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三:“穀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参见“ 梅雨 ”。
[五月十日雨中饮]梅雨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正值梅子黄熟,故称
[五月十日雨中饮]绥绥
(1).舒行貌。《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 淇 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马瑞辰 通释:“绥绥,为舒行貌。”一说,绥绥,匹行貌。见 毛 传。一说,绥绥,独行求匹貌。见 朱熹 集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遵化署狐》:“署中故多狐。最后一楼,绥绥者族而居之,以为家。” 景耀月 《古诗》:“绥绥亦狐携,天下久如一。”
(2).茂密繁盛貌。引申为富有文采。《荀子·儒效》:“绥绥兮其有文章也。” 杨倞 注:“绥,或为葳蕤之蕤。”一说“绥绥,安泰貌”。
垂落貌。 北周 王褒 《责髯奴文》:“约之以紲綫,润之以芳脂,莘莘翼翼,靡靡绥绥。” 宋 梅尧臣 《五月十日雨中饮》诗:“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五月十日雨中饮]乱丝
(1).紊乱的丝。常以比喻纷乱无绪的事物。《管子·枢言》:“纷纷乎若乱丝。” 汉 王充 《论衡·案书》:“孰与剖破浑沌,解决乱丝。”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到郡方逾月,终朝理乱丝。”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发凡》:“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
(2).喻指散乱的头发。 唐 王建 《旧宫人》诗:“先帝旧宫宫女在,乱丝犹掛凤凰釵。”
[五月十日雨中饮]梅生
指 汉 梅福 。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韩公 沦卖药, 梅生 隐市门。” 唐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诗:“皎皎鸞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 亦何事,来作 南昌 尉。”参见“ 梅福 ”。
[五月十日雨中饮]抱愁
心怀忧愁。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唐 施肩吾 《及第后过扬子江》诗:“忆惜将贡年,抱愁此 江 边。” 元 吴师道 《落花行》:“抱愁无语还空闺,拂釵揽袖香依依。”
[五月十日雨中饮]四顾
向四面环视
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阿Q正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五月十日雨中饮]无与
(1).不给予。《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亷;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法苑珠林》卷六:“无取无与,无我所心;脱欲所须,便可提去。”
(2).犹不跟,不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丰 ,絶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
不参预;不相干。《左传·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汉书·张汤传》:“ 汤 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 汤 无与也,不谢。” 颜师古 注:“与读曰豫。无豫,谓不干其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凡损於物,皆无与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赵康敏》:“公子孙自不肖,不能守此业;此宅且数易主人,与某无与。”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民声寂寥,羣志幽閟,岂以为匹夫无与于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虏也。”
[五月十日雨中饮]妻孥
妻子和儿女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小雅·常棣》
[五月十日雨中饮]草草
马虎;简陋从事;不细致或不全面;慌乱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他草草收拾了一下,背着包就往东站赶
[五月十日雨中饮]酒卮
亦作“ 酒巵 ”。盛酒的器皿。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巵。”《北史·魏濮阳王顺传》:“以银酒卮容二升许,悬於百步外,命善射者十餘人共射,中者即以赐之。”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之二:“ 庐山 南堕当书案, 湓水 东来入酒巵。” 郁达夫 《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之一:“自剔银灯照酒卮,旗亭风月惹相思。”
[五月十日雨中饮]竹色
竹子的色泽。 唐 许浑 《宿开元寺楼》诗:“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幬。”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湘 泪浅深滋竹色, 楚 歌重叠怨兰丛。” 唐 刘沧 《题马太尉华山庄》诗:“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谿林。”
[五月十日雨中饮]变作
(1).突然发生变化。《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2).变乱发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道光 二十年六月, 金田 变作。”
(3).变成,改变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邓九公 道:‘那时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哑然大笑。’”
[五月十日雨中饮]琉璃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一盏琉璃
[五月十日雨中饮]眼目
(1).眼睛。《后汉书·袁敞传》:“识其状貌,伤其眼目。”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自后所患眼目,不曾再发疼痛。”《儒林外史》第二九回:“琉璃塔金碧辉煌,照人眼目。” 冰心 《往事(二)》一:“图画的色彩也加倍鲜明,动摇了我们的心灵与眼目。”
(2).眼力;见识。 宋高宗 《翰墨志》:“况流传歷代之久,贋本杂出,固不一幅,鉴定者不具眼目,所以去真益远。” 金 王若虚 《著述辨惑》:“ 东坡 之解经,眼目儘高,往往过人远甚。” 明 李贽 《与友人书》:“又将仙家好诗、儒家通禪好诗堪以劝戒,堪以起发人眼目心志者,备细抄録。”
(3).眼线;为人暗中察看情况并通风报信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贵衙有一班女乐小侑儿,不若送去与 赛儿 做谢礼,就做我们里应外合的眼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精怪·狐报仇》:“县令知其事,一面飞禀上司,而以 满匱 为眼目。” 老舍 《四世同堂》七十:“她并不想去杀害 日本 人,因为 日本 人的枪多,眼目多,手快!”
(4).犹面目;脸面。亦喻外表。《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无端穷鬼,失了牛驴,更有何眼目,由来庄院里驼逗你咱妻女!”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二折:“他与你些打眼目的衣服、头面。”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内臣稍富厚者,预先捐资摆酒,立老衣会……念经殯葬,以为身后眼目之荣。”
(5).喻义理关键之处。《圆觉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略疏》:“良以推穷迷本,照彻觉源,是以理贯羣经,义无不尽,於此若解,诸教焕然,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云眼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六》:“盖古人作文,俱有间架,有枢纽,有脉络,有眼目。”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欧阳文忠文》:“《黄梦升墓誌铭》:‘尤以文章意气自豪’,通篇以此四字为眼目。”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那篇文章的主要眼目是在论身后名的能传与否的因数。”
(6).喻指指挥军队的信号。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三折:“臣教 樊噲 去山尖顶上磨旗作军中的眼目,看阵势调遣军人。”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楔子:“令字旗催促先锋,帅字旗为军中眼目。”
[五月十日雨中饮]言语
说话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市人之言语。——唐· 杜牧《阿房宫赋》
[五月十日雨中饮]颓然
(1)
(2) 寂静;寂然
(3) 衰老的样子
颓然老矣
一个颓然的希望
[五月十日雨中饮]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五月十日雨中饮]引头
领头;为首
一把手引头,也不见得事情能办好
[五月十日雨中饮]发声
(1) 产生噪音或声响(如用嗓子或用器具);产生一种能听见的效果
首先教喇叭传令兵怎样使喇叭发声
(2) 从嗓子里发出声音
那只鹦鹉从来不发声
[五月十日雨中饮]提壶
鹈鹕
[五月十日雨中饮]无疑
没有可疑之处,表示非常肯定
确信无疑
[五月十日雨中饮]典衣
(1).典押衣服。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2).指饮酒。 清 曹寅 《读朱赤霞寄后陶诗漫和》:“衙罢典衣违例禁,病餘丸药避章纠。”
[五月十日雨中饮]直钱
值钱,价钱高,有价值。《汉书·食货志下》:“黄金重一斤,直钱万。” 唐 白居易 《贫家女》诗:“緑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餘,荆釵不直钱,衣上无真珠。”《朱子语类》卷十五:“古人空手,硬不相见,束脩是至不直钱底,羔鴈是较直钱底。”《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上面万千景致,生数般蹺蹊作怪直钱的飞禽走兽。”
[五月十日雨中饮]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五月十日雨中饮]鸱夷
(1).革囊。《战国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听乎 闔閭 ,故 吴王 远迹至於 郢 。 夫差 弗是也,赐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取马革为鴟夷。鴟夷,榼形。”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你一死之后,当取汝尸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
(2).借指 春秋 吴 伍员 。 明 高启 《行路难》诗之二:“ 鉤弋 死 云阳 , 鴟夷 弃江沙。”
(3).指盛酒器。《艺文类聚》卷七二引 汉 扬雄 《酒赋》:“鴟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復藉酤。” 宋 司马光 《柳溪对雪》诗:“鴟夷赊美酒,油壁繫轻车。” 清 陈维崧 《满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赋此词》:“看鴟夷扑满,磊磊邱樊。”一本作“ 鴟彝 ”。
(4).即 鸱夷子皮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西子 下 姑苏 ,一軻逐 鴟夷 。” 冯集梧 注:“《史记·货殖传》: 范蠡 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 齐 为 鴟夷子皮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欲酹 鴟夷 、 西子 ,未辨当年功业,空繫五湖船。” 郁达夫 《留别》诗之二:“ 鴟夷 应笑先生拙,难买轻舟泛五湖。”参见“ 鴟夷子皮 ”。
(5).拇指。行酒令的手势。
宋代,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