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慈云寺】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礼慈云寺]礼慈云寺原文
路侧花宫历百年,谁知不戒郁攸延。
无颓废那有兴建,非色空即是定禅。
吉日落成因展礼,好春随喜小留连。
须臾石陌驱车去,隐隐钟声断野烟。
[礼慈云寺]诗词问答
问:礼慈云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礼慈云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礼慈云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礼慈云寺]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七
2. 寺在朝阳门外八里前临石衢为城东巨刹乾隆壬戌秋弗戒于火寮宇之仅存者久益颓陊戊子春始命鼎新之俾复旧观兹蒇工跸途斯莅致瓣香以落焉爰成是什纪其事
[礼慈云寺]参考注释
[礼慈云寺]花宫
(1).指佛寺。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鐘漏稀。”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诗:“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参见“ 花雨 ”。
(2).犹仙界。 清 龚自珍 《如梦令》词:“本是花宫么凤,降作人间情种。不愿住人间,分付药炉烟送。”
[礼慈云寺]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礼慈云寺]郁攸
火气;灼热之气。郁,通“ 鬱 ”。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参见“ 鬱攸 ”。
(1).火气,火焰。《左传·哀公三年》:“济濡帷幕,鬱攸从之,蒙葺公屋。” 杜预 注:“鬱攸,火气也。”一说为救火器具。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莫雨侵重膇,晓烟腾鬱攸。” 明 李东阳 《弘治乙未六月孔庙灾送李学士奉诏祭告》诗:“鬱攸从何来?歘忽乘高冥。”
(2).火灾。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郡官曰:‘ 张道人 何知鬱攸之事,而须呼之也?’”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平生万卷书,怒焚遭鬱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不幸有鬱攸之戒,惟有坐以待毙而已。”
(3).形容烟火或热气蒸腾。 宋 苏轼 《咏汤泉》:“鬱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 宋 沉作喆 《寓简》:“﹝ 韩退之 《陆浑山诗》﹞读之便如行火所焮,鬱攸衡喷,其色絳天。”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繖张鬱攸。”
[礼慈云寺]颓废
颓毁荒废
颓废情绪
颓废派
[礼慈云寺]有兴
有兴味,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八回:“ 凤姐 虽勉强説了几句有兴的话,终不似先前爽利,招人发笑。”
[礼慈云寺]色空
(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序:“色空无碍,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裡。” 靳荣藩 注:“《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诗:“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皈依法,愿悟着顽空与色空。”
[礼慈云寺]即是
(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礼慈云寺]吉日
(1) 吉利的日子;好日子
良辰吉日
(2) 农历每月初一
[礼慈云寺]落成
古代宗庙、宫室盖好时所行的祭礼。始成的意思
凡房屋建造完成都叫落成
[礼慈云寺]展礼
犹行礼,施礼。 北周 庾信 《将命至邺》诗:“交欢值公子,展礼覿王孙。”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贺册鲁王》:“不获展礼明庭,拜舞称贺。”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 彭齐 ﹞未第时,常謁 南丰 宰,而宰不喜士,平居未尝展礼。”
[礼慈云寺]随喜
(1) 佛教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送礼等
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呐喊·自序》
(2) 旧指游览寺院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唐· 杜甫《望兜率寺》
(3) 随人游玩
[礼慈云寺]留连
不愿意离开
留连忘返
[礼慈云寺]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礼慈云寺]驱车
乘车或驾车
驱车来到国宾馆,首相已在迎门口迎候
[礼慈云寺]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礼慈云寺]野烟
亦作“ 野烟 ”。指荒僻处的霭霭雾气。 唐 王维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宋 梅尧臣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清 张廷璐 《岍山招游云龙山用东坡答吕梁仲屯田韵》:“残碑寂寞野烟罨,虚廊萧瑟寒云屯。”
见“ 野烟 ”。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