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辛未立春】_张耒 | 宋代

【辛未立春】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辛未立春]辛未立春原文

彩胜耀朝日,欢言立新春。
朝阳披宿霭,颇觉天地温。
蔬盘簇细甲,相劝御芳辛。
谁云冰霜底,微绿还陈根。
我居双老槐,对耸苍龙鳞。
岁穷益惨淡,何以慰老人。

[辛未立春]诗词问答

问:辛未立春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辛未立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

[辛未立春]参考注释

[辛未立春]彩胜

(1).即旛胜。 唐 宋 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 唐 张继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诗:“遥知双彩胜,併在一金釵。” 宋 苏轼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强镊霜鬚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2).谓博戏取胜。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彩选》:“《<彩选>序》曰:‘ 唐 之衰,任官失序,而廉耻路断, 李贺州 郃 讥之,耻当时职任用投子之数,均班爵赏,谓之彩选。’言其无实,惟彩胜而已。”

(3).指彩头、奖品。《天雨花》第十一回:“我便以此剑为彩胜,速作两诗,诗若好,即以此剑与你。”

古代的一种饰物。立春日用五色纸或绢剪制成小旌旗、燕、蝶、金钱等形状,簪于髻上,以示迎春。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綵胜》载:“《岁时记》曰:‘人日剪綵为胜,起於 晋 代 贾充夫人 所作,取 黄母 (即 西王母 )戴胜之义也。’”诗文中常用为立春之事典。 唐 陆龟蒙 《人日代客子》诗:“人日兼春日,长怀復短怀;遥知双綵胜,併在一金釵。” 宋 辛弃疾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词:“綵胜鬭华灯,平把东风吹却。” 清 钮琇 《觚賸·秋灯》:“製成綵胜出文鸳,剪就银花迴舞燕。”

[辛未立春]朝日

朝(zhāo ㄓㄠ)日:早晨初升的太阳。《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蔡邕 《协初赋》:“面若明月,辉似朝日。”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浊 河 秽清 济 。”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碧合晚云霞上起,红争朝日雪边流。”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 亚洲 大陆的朝气。”

朝(cháo ㄔㄠˊ)日:1.古代帝王祭日之礼。《周礼·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 郑玄 注:“朝日,春分拜日於东门之外。”《汉书·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 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则揖。” 颜师古 注:“以朝旦拜日为朝。”《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五年》:“朝朝日。” 胡三省 注:“朝朝,下直遥翻。”《清史稿·世祖纪二》:“二月癸亥,朝日於东郊。”

2.帝王坐朝听政之日。《战国策·齐策六》:“王至朝日,宜召 田单 而揖之於庭,口劳之。”《汉书·于定国传》:“上於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詔,条责以职事。” 颜师古 注:“五日一听朝,故云朝日也。”

[辛未立春]欢言

欢乐地叙谈。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宋 梅尧臣 《思归赋》:“或静默以终日,或欢言以对友。”

[辛未立春]新春

初春,早春。尤指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

[辛未立春]朝阳

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迎着朝阳

[辛未立春]宿霭

久聚的云气。 唐 张籍 《新城甲仗楼》诗:“睥睨斜光彻,阑干宿靄浮。”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安得发商飈,廓然吹宿靄。白日悬大野,幽泥化轻壒。” 宋 秦观 《沁园春·春思》词:“宿靄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辛未立春]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辛未立春]相劝

(1) 互相勉励

(2) 劝说,劝导宽解

不好相劝

[辛未立春]冰霜

(1)

(2) 比喻操守纯洁清白

志固冰霜。——《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3) 比喻神色严肃或态度冷淡

凛若冰霜

冷若冰霜

[辛未立春]陈根

(1).逾年的宿草。《礼记·檀引上》“ 曾子 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汉 郑玄 注:“宿草,谓陈根也。”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序:“是以临丧殯而后悲,覩陈根而絶哭。”

(2).借指亡友。 清 唐孙华 《钱瞿亭舍人挽诗》:“独悲君早逝,凄凉哭陈根。”

[辛未立春]龙鳞

(1).龙的鳞甲。《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堊,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李善 注:“ 郭璞 曰:‘如龙之鳞彩也。’” 吕向 注:“言众物颜色相照烂然如龙鳞也。”

(2).《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 * 。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因以“龙鳞”指人主。《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任贤》:“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宋 梅尧臣 《送马司谏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 阴山 。”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不道龙鳞难逆遭黜降,喜青山正对黄堂。”

(3).指皇帝的衮服,龙袍。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仇兆鳌 注:“龙鳞,谓袞衣之龙章。” 明 谢谠 《四喜记·双桂联芳》:“鸣鞘隐隐声传,仰见龙鳞日耀。”

(4).像龙鳞的样子。 汉 扬雄 《甘泉赋》:“金人仡仡其承钟虡兮,嵌巖巖其龙鳞。” 李善 注:“龙鳞,似龙之鳞也。” 吕延济 注:“言壮勇之金人饰以龙文,令负鐘虡。”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石琼文而翕赩,山龙鳞而炤烂。” 宋 王禹偁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之五:“道服日斜披鹤氅,药畦春暖步龙鳞。”

(5).似龙鳞的事物。指水波,涟漪。 晋 郭璞 《江赋》:“溭淢濜溳,龙鳞结络。” 唐 厉玄 《从军行》:“战场收驥尾,清翰怯龙鳞。” 宋 梅尧臣 《汴水斗减寄彦国》诗:“深滩鼇背出,浅浪龙鳞斜。” 明 刘基 《摸鱼儿》词:“碧江风过龙鳞起,天际白云如絮。”

(6).幼竹。幼竹有箨,如龙鳞状。 唐 虞世南 《赋得临池竹应制》:“龙鳞漾 嶰谷 ,凤翅拂涟漪。”

(7).松桧之属。松桧之皮如龙鳞,故称。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宋 梅尧臣 《桧咏》:“龙鳞已爱松身直,珠实还看柏华垂。”

(8).累累垂垂的葡萄。 唐 刘禹锡 《葡萄歌》:“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9).宝刀名。 三国 魏 曹丕 《剑铭》:“又造百辟露陌刀一,长三尺二寸,状如龙文,名曰龙鳞。”

[辛未立春]惨淡

(1) 光线暗淡

愁云惨淡万里凝。——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惨淡的月光,照射着雪地上的血迹

(2) 艰苦地;苦费心力地

惨淡经营

(3) 悲惨凄凉

惨淡人生

[辛未立春]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辛未立春]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

  • 【笔架山】_辛好礼 | 宋代
  • 【笔架山】_辛好礼 | 宋代 >> 【笔架山】_辛好礼 | 宋代...

  • 【金陵杂兴二百首】_苏泂 | 宋代
  • 【金陵杂兴二百首】_苏泂 | 宋代 >> 【金陵杂兴二百首】_苏泂 | 宋代...

  • 【好事近(生日)】_程大昌 | 宋代
  • 【好事近(生日)】_程大昌 | 宋代 >> 【好事近(生日)】_程大昌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