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原文
为便行囊作袖珍,秋山浮霭霁光新。
展当毡室千峰入,著语难分画与真。
[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诗词问答
问: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四
[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参考注释
[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行囊
出行时所带的钱袋
[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袖珍
怀藏袖中的小巧之物。引申为小巧或小型的东西
袖珍新汉英词典
[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语难
谓因愤激而出语艰涩,说话不流利。《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説之。” 陆德明 释文:“语难,如字。艰难也;勇士愤气积於心胷,言不流利也。”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环寇之师,殆且十万,瞋目语难,自以为武人,不肯循法度。頡頏作气势,窃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属也。” 宋 刘敞 《与吴九论武学书》:“夫縵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按剑而疾视者,此所谓勇力之人也。”
[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分画
(1).亦作“ 分划 ”。区分;划分。《管子·明法解》:“故君臣相与,高下之处也,如天之与地也;其分画之不同也,如白之与黑也。” 唐 元稹 《有酒》诗之一:“胡为沉浊以升清,矗然分画高下程。”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元丰 初,虏人来议地界, 韩丞相 名 縝 自枢密院都承旨出分画。” 李新魁 《古音概说》第五章一:“韵图中,等列的安排主要是按韵母元音发音状况的不同来分划的。”
(2).部署;调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宋 司马光 《论钱穀宜归一札子》:“故能知其(天下钱穀)大数,量入为出,详度利害,变通法度,分画移用,取彼有餘,济此不足。”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