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作者:朱志道 朝代:元代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原文
竹林先生陈夫子,白发鬖鬖垂两耳。
著书眼似秋月明,为文思入青冥里。
近来学得神仙术,欲向山中餐石髓。
世间自有仙人居,何必蓬莱三万里。
先生一去竟莫回,我尝劝之留不止。
如何擘破山中云,却被茅君强招起。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诗词问答
问:《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的作者是谁?答:朱志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朱志道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志道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八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参考注释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夫子
(1)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2)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4)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5)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鬖鬖
(1).头发下垂貌。 宋 辛弃疾 《行香子·云岩道中》词:“岸轻乌,白髮鬖鬖。” 元 萨都剌 《题刘山长雪夜板舆图》诗:“板舆行乐处,鹤髮尽鬖鬖。”《随园诗话补遗》卷九引 清 杨兆品 《咏美人梳头》:“低头纔理髮鬖鬖,待月临风独倚栏。”
(2).植物枝叶下垂貌。 唐 赵冬曦 《三门赋》:“松歷歷而生涯,草鬖鬖而覆水。” 明 袁宗道 《三圣庵纪游》:“緑杨鬖鬖,一望无际。” 清 周亮工 《穆陵关欲雪》诗:“大弁峰高雪意悬,鬖鬖冻柳映寒泉。”
(3).引申为物下垂貌。 宋 王安石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鲸鬣掀红旗杳杳,虬髯吒黑纛鬖鬖。”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齐景公招虞人以旌说》:“ 顾愷之 画 苏武 所执之旌,上员如幢,下覆数层红羽,鬖鬖然如夜合花。”
(4).毛发散乱貌。 唐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诗:“别离犹得在,秋鬢未鬖鬖。” 宋 苏辙 《和毛君新葺囷庵船斋》:“拥褐放衙人寂寂,脱巾漉酒鬢鬖鬖。”
草长貌。 宋 司马光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著书
撰写著作。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文思
(1) 指写作的思路
(2) 指帝王的功业和道德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青冥
天空
青冥浩荡不见底。——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来学
(1).前来就学。《礼记·曲礼上》:“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孔颖达 疏:“礼闻来学者,凡学之法,当就其师处,北面伏膺;不闻往教者,不可以屈师亲来。” 宋 陈师道 《昌乐县君刘氏墓铭》:“夫人一子 衍 也来学,故其葬不以铭属人。”
(2).后来的学者。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於 尧 舜 者。” 明 宋濂 《<日损斋笔记>序》:“疏通其晦塞者,其为来学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于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得神
(1).谓得到神灵(降临)。《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后汉书·杨赐传》:“或得神者昌,或得神者亡。”
(2).谓得其神韵,形容逼真。《红楼梦》第十九回:“素日这里有个小书房内曾掛着一轴美人,画的很得神。”
(3).犹得意。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 大保 甚为得神。”
(4).中医学名词。谓有神气。《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吴崑 注:“神者,心主所藏,以为君主……若心主明,十二官守位禀命,谓之得神,如此养生则昌而寿。”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仙术
道教、方士谓修炼成仙或奇幻变化之术。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道家秘仙术,弟子之中,尤尚简择至精,弥久然后告之以要诀。”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周 、 孔 之教,不贵虚无之学。 武帝 修 黄 、 老 ,治却老之方,求报无福之祀。是以 张敞 切言,使远斥仙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你既有这仙术,何不烧些来自己用度?却要作成别人!”《西湖佳话·葛岭仙迹》:“闻令祖 孝先 公,仙术奇幻,能吐饭变蜂,不知果有其事,而先生亦善此术否?”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中餐
中国风味的餐食菜肴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石髓
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 烈 尝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与 康 ,皆凝而为石。”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清 魏源 《黄山》诗之四:“老松生空山,一物无可恃。得天惟云液,得地惟石髓。”参见“ 石鐘乳 ”。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生一
即 太一 。神名。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诗:“登坛仰 生一 ,捨宅叹珣珉。”参见“ 太一 ”。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不止
(1)
(2)
不停止
痛哭不止
(3)
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破山
山名。在今 江苏省 常熟市 虞山 北麓。 元 卢镇 《琴川志》:“ 破山 ,亦 虞 之别山,因白龙鬭,衝山而去,故名。” 清 吴伟业 《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 维摩 僧寺 破山 桥。”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茅君
指传说中在 句容 句曲山 修道成仙的 茅氏 兄弟。 唐 李颀 《题卢道士房》诗:“秋砧响落木,共坐 茅君 家。” 元 宋无 《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二:“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 茅君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句曲玉印》:“ 经元 素事 茅君 ,每岁必祷 句曲 。”参见“ 茅山 ”、“ 茅盈 ”。
元代,朱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