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_乾隆 | 清代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原文

暖翠浮岚子久临,晴烘叠树气萧森。

楚弓还是楚人得,何必其间有惜心。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诗词问答

问:《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九

2. 其昌自记子久原图为南徐靳氏所藏后归项元度从项借观旋即返之因临此帧比之渔父出桃源而陈继儒跋又拟以明妃辞汉曷如楚弓之喻尤得其伦耶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参考注释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暖翠

天气晴和时青翠的山色。 元 吴景奎 《和韵春日》之一:“江上数峯浮暖翠,日边繁杏倚春红。” 明 陶宗仪 《南浦》词:“暖翠隔红尘,空明里,著我扁舟容与。”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浮岚

飘动的山林雾气。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欲令浮嵐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 明 刘基 《题<秋江独钓图>》诗:“细水浮嵐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 清 戴名世 《数峰亭记》:“至於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嵐飞翠,叠立云表。”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楚弓

见“ 楚人弓 ”。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还是

(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

  • 【题董诰四季山水册·其三十七·古木盘鸦】_乾隆 | 清代
  • 【题董诰四季山水册·其三十七·古木盘鸦】_乾隆 | 清代 >> 【题董诰四季山水册·其三十七·古木盘鸦】_乾隆 | 清代...

  • 【恭瞻皇史宬】_乾隆 | 清代
  • 【恭瞻皇史宬】_乾隆 | 清代 >> 【恭瞻皇史宬】_乾隆 | 清代...

  • 【阿桂奏围困贼营断水情形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阿桂奏围困贼营断水情形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阿桂奏围困贼营断水情形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