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元八游汝南】_刘长卿 | 唐代

【送元八游汝南】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送元八游汝南]送元八游汝南原文

元生实奇迈,幸此论畴昔。
刀笔素推高,锋芒久无敌。
纵横济时意,跌宕过人迹。
破产供酒钱,盈门皆食客。
田园顷失计,资用深相迫。
生事诚可忧,严装远何适。
世情薄恩义,俗态轻穷厄。
四海金虽多,其如向人惜。
迢递朗陵道,怅望都门夕。
向别伊水南,行看楚云隔。
繁蝉动高柳,匹马嘶平泽。
潢潦今正深,陂湖未澄碧。
人生不得已,自可甘形役。
勿复尊前酒,离居剩凄戚。

[送元八游汝南]诗词问答

问:送元八游汝南的作者是谁?答:刘长卿
问:送元八游汝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元八游汝南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刘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长卿

全唐诗:卷150_7

[送元八游汝南]参考注释

[送元八游汝南]奇迈

超群出俗。 明 李贽 《复陶石篑》:“ 梅客生 虽眼前造诣胜是三公,但负其奇迈,少许可,亦终为经世士耳。” 清 恽敬 《答秦抚军》:“古名人画,无不古穆深厚,精能奇迈。”

[送元八游汝南]畴昔

往昔;日前;以前

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礼记·檀弓》

畴昔之事

[送元八游汝南]刀笔

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

长于刀笔

刀笔吏

[送元八游汝南]锋芒

(1) 刀剑的尖端或刃部

锋芒所向

(2) 比喻才干、锐气

锋芒毕露

锋芒逼人

[送元八游汝南]无敌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送元八游汝南]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送元八游汝南]时意

指时人的意思。 晋 王羲之 《遗谢安书》:“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吾谓诛翦一人,其后便断,而时意不同。”

[送元八游汝南]跌宕

(1) 为人放纵,不拘束

脱略公卿,跌宕文史。——江淹《别赋》。注:[放逸也。]

(2) 音调或行文富有顿挫波折。也做跌荡

跌宕多姿

[送元八游汝南]人迹

人的足迹;指人

荒无人迹

[送元八游汝南]破产

(1) 按照法律正式宣布无力偿还债务,由司法部门接收其财产以分给债权人

这个公司破产了

(2) 是这种情况的性质或状态,或其一事例

本市去年有十家破产

(3) 是这种情况或与之有关的;是这种情况的人的

破产法

破产企业

(4) 失败;破灭

敌人的阴谋破产了

[送元八游汝南]酒钱

旧时给服务员或临时服务者的小费

[送元八游汝南]食客

(1) 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谋划、奔走的人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2) 饮食店的顾客

[送元八游汝南]田园

(1) 田地与园圃

(2) 农村;乡下

(3) 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

田园诗

田园文学

[送元八游汝南]失计

失算,失策,计谋错误

今王之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送元八游汝南]资用

可以利用的

[送元八游汝南]生事

(1) 制造麻烦;惹事非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水浒》第十四回

造谣生事

(2) 指生计;境遇

生事若何?

[送元八游汝南]严装

(1).装束整齐。《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每朝謁陵庙,常夜分严装,衣冠待明。” 鲁迅 《所闻》诗:“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

(2).整理行装。 唐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诗:“折剑留赠人,严装遂云迈。” 清 纳兰性德 《秋日送徐建庵座主归江南》诗之二:“严装欲发频相顾,回始重拈教咏诗。”

[送元八游汝南]何适

到哪儿去。 汉 袁康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王以 奢 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问 朱 何适, 朱 告以北上。”

[送元八游汝南]世情

世上的种种情形;世态人情

不懂世情

[送元八游汝南]恩义

恩情道义

吾己失恩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元八游汝南]俗态

(1).世俗的情状。 唐 王勃 《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2).庸俗的情态。 宋 秦观 《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3).世俗人的气质。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 ;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送元八游汝南]穷厄

亦作“ 穷戹 ”。亦作“ 穷阨 ”。穷困;困顿,不亨通。《汉书·苏武传》:“ 丁令 盗 武 牛羊, 武 復穷厄。”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张氏 既失钩,渐渐衰耗;而 蜀 贾亦数罹穷厄,不为己利。”《北史·祖莹传》:“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戹,以命归之,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阨之人,侥倖得志於一时。” 清 曾国藩 《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虽孤嫠卑贱,必引而翼之,愈穷阨,愈礼敬与钧。”

[送元八游汝南]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送元八游汝南]其如

怎奈;无奈。 唐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诗:“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之六:“料得明年秋色在,香可爱,其如镜里花颜改。”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三折:“你倒生的乖,其如我不騃。你将人杀死,怎教兄弟埋。”

[送元八游汝南]迢递

亦作“ 迢遰 ”。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递 ”。1.遥远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指 苍梧 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遰。” 唐 欧阳詹 《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逓孤飞翼。”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怎熬的程途迢递,更和那风雨瀟疎。” 明 何景明 《辰溪县》诗:“蛮音闻渐异,迢递动乡愁。” 清 孙枝蔚 《坐逆风船同赵天醉作》诗:“水程迢逓日将晡,风伯颠狂雨又俱。”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三:“三步復五步,京市亦迢遰。” 王统照 《牧羊儿》诗:“故乡迢递。”

(2).指思虑悠远。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詗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望上林何日得双栖,心迢递。”

(3).高峻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三:“迢递 槐江岭 ,是为 玄圃 丘。”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南朝 梁 王锡 《宿山寺赋》:“延层轩之迢逓,属广廡之踟蹰。” 宋 司马光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之》:“山椒迢遰峻无极,行挽枯藤蹋危石。” 苏曼殊 《无题》诗之二:“寄语 * 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4).曲折貌。《陈书·江总传》:“喜园迢遰,乐树扶疎。” 元 杨载 《诗法家数·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要铺敍,要有开合,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鏗鏘,忌庸俗软腐。”

(5).婉转貌。 宋 丘崈 《夜行船·越上作》词:“恣乐追凉日暮,簫鼓月明人去,犹有清歌迢逓,声在芰荷深处。”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携琴,一人奏繁华令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最动人处却在抑扬迢递间写得人心弦上的言语。”

(6).连绵不绝貌。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逓,翠华葳蕤。” 唐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诗:“朱栏迢递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山围草木翠烟平,迢遰新城接旧城。”

(7).时间久长貌。 唐 韦应物 《春宵燕万年吉少府南馆》诗:“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 唐 元稹 《古决绝词》之三:“一去又一年,一年何可彻。有此迢递期,不如死生别!”

见“ 迢递 ”。

[送元八游汝南]陵道

陵墓的甬道。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无锡 西龙尾 陵道者, 春申君 初封 吴 所造也。” 郭沫若 《南京印象》八:“在步下陵道的时候,我便脱下了我的中山装。”

[送元八游汝南]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送元八游汝南]都门

(1).京都城门。《汉书·王莽传下》:“兵从 宣平城门 入,民间所谓 都门 也。” 颜师古 注:“ 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 唐 韩愈 《丰陵行》诗:“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 宋 柳永 《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都中里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元皇帝 时,廷尉 张闓 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羣小患之。”

(3).借指京都。 元 揭傒斯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诗:“白髮 长洲 尉,都门万里船。” 清 顾炎武 《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诗:“两年相遇都门道,只有 王生 是故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忽有 崔元素 者,投一刺, 刘 接见。询其邦族,曰:‘ 山东 临胊 秀才也,游都门二十年矣。’”

[送元八游汝南]水南

见“ 水南山人 ”。

[送元八游汝南]行看

(1).且看。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凤池 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

(2).复看,又看。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送元八游汝南]楚云

(1). 楚 天之云。《晋书·天文志中》:“ 韩 云如布, 赵 云如牛, 楚 云如日,宋云如车。”

(2).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 唐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娥映 楚 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元 乔吉 《水仙子·赠姑苏朱阿娇会玉真李氏楼》曲:“合欢髻子 楚 云鬆,鬭巧眉儿翠黛浓。”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髩軃 楚 云鬆,嬾对粧奩。”

[送元八游汝南]马嘶

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属于马的嘶鸣声

[送元八游汝南]平泽

平湖;沼泽。 晋 陶潜 《时运》诗:“洋洋平泽,乃漱乃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荔﹞, 河北 平泽率生之。 江东 颇有此物,人或种於阶庭,但呼为旱蒲。”《南史·荀伯玉传》:“ 高帝 为 宋明帝 所疑,被徵为黄门郎,深怀忧虑,见平泽有群鹤,仍命笔咏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部·马兜铃》﹝集解﹞引 马志 《开宝本草》曰:“独行根生古堤城旁,所在平泽丛林中皆有之。”

[送元八游汝南]潢潦

地上流淌的雨水。《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丰注溢脩霤,潢潦浸阶除。” 张铣 注:“潢潦,雨水流於地者。”潢,一本作“ 黄 ”。 唐 元稹 《书异》诗:“汹涌潢潦浊,喷薄鲸鯢腥。” 明 顾鼎臣 《悯雨》诗:“街市潢潦集,浅深可方舟。”

[送元八游汝南]陂湖

即陂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汉租最轻》:“陂湖园池假贫民者,勿纳租赋。”参见“ 陂泽 ”。

[送元八游汝南]澄碧

清澈而碧绿

海水澄碧

[送元八游汝南]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送元八游汝南]不得已

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送元八游汝南]自可

(1).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太丘 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宋 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诗:“ 瑯琊 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2).犹自许。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为人魁伟沉塞,以武勇游仕 许 汴 之间,寡言自可,不与人交,众推以为鉅人长者。”

[送元八游汝南]形役

谓为形骸所拘束、役使。犹言被功名利禄所牵制、支配。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 宋 刘敞 《睡起》诗:“有生滞形役,万物安静便。” 清 朱鹤龄 《春日郊行同赵徐二子》诗:“营营欲何为,形役滋烦懣。”

[送元八游汝南]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

[送元八游汝南]离居

(1).离开居处,流离失所。语出《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孔颖达 疏:“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述离居,则愴怏而难怀。” 李大钊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

(2).散处;分居。《诗·小雅·雨无正》:“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勩。” 郑玄 笺:“长官之大夫於王流于 彘 而皆散处。”《左传·文公十六年》:“夫 麇 与 百濮 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 百濮 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 唐 宋之问 《江南曲》:“妾住 越 城南,离居不自堪。” 明 高启 《拟古》诗之二:“上有离居妇,哀歌抚弦琴。” 清 纳兰性德 《岁晚感旧》诗:“时序忽云暮,离居倍悄然。”

(3).犹离房,别室。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鬱紆将难进,亲爱在离居。”

(4).犹放弃、停止。《庄子·山木》:“ 鲁侯 曰:‘吾学先王之道,脩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 崔譔 本无离字,而以居字连上句读,当从之。《吕览·慎人篇》‘胼胝不居’, 高诱 训居为止。‘无须臾居’者,无须臾止也,正与上句行字相对成义。学者不达居字之旨,而习於《中庸》‘不可须臾离’之文,遂妄加离字,而居字属下读,失之矣。”

(5).指隐居者。《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王逸 注:“离居,谓隐者也。”

[送元八游汝南]凄戚

亦作“ 悽慼 ”。悲哀。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即事怨睽携,感物方悽戚。” 唐 韦应物 《寄呈阎澧州冯少府》诗:“唯当同时友,缄寄空悽慼。”

见“ 悽戚 ”。

犹凄切。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九:“其实她也知道现在一切的哀哭也都没有用了,可是她还继续地哀哭着。母亲一动也不动。 灵子 还只凄戚地哭着。”

,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以毛公泉献大谏清河公】_陆龟蒙 | 唐代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以毛公泉献大谏清河公】_陆龟蒙 | 唐代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以毛公泉献大谏清河公】_陆龟蒙 | 唐代...

  • 【杂曲歌辞。车遥遥】_孟郊 | 唐代
  • 【杂曲歌辞。车遥遥】_孟郊 | 唐代 >> 【杂曲歌辞。车遥遥】_孟郊 | 唐代...

  • 【谢杨尚书惠樱桃】_卢延让 | 唐代
  • 【谢杨尚书惠樱桃】_卢延让 | 唐代 >> 【谢杨尚书惠樱桃】_卢延让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