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作者:项安世 朝代:宋代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原文
畴昔拜臞仙,桃源问果然。
洞非人世外,花在此心边。
寂寂蒸霞地,沉沉浴日天。
南阳刘子骥,独泛问津船。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诗词问答
问:《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的作者是谁?答:项安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项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项安世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 书法图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书法作品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参考注释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畴昔
往昔;日前;以前
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礼记·檀弓》
畴昔之事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臞仙
旧时借称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文人学者亦往往以此自称。 宋 刘克庄 《最高楼》词:“这先生,非散圣,即臞仙。” 金 刘长言 《通叔以诗送古镜为长言生日之寿次韵谢之》:“綵衣禄隐非臞仙,犹有向来文字缘。” 清 赵翼 《寒夜澄怀园步月》诗:“惜无人送半臂来,不觉臞仙两肩耸。” 高燮 《题蔡哲夫所绘沉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洁清不数臞仙臞,谁知闻声有彼姝。”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 * 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果然
(1) 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人世
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寂寂
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沉沉
(1) 沉重;必需费力才能举起或移动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来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沉沉入睡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日天
方言。天。指一昼夜。只能与数词连用。《官场现形记》第八回:“新嫂嫂最乖不过,一看 陶子尧 气色不对,连忙拿话打岔道:‘大人路浪辛苦哉!走仔几日天?太太阿曾同来?’”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南阳
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问津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诗文赏析
【原题】: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