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_郑清之 | 宋代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作者:郑清之 朝代:宋代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原文

是身本虚妄,觅主了无得。
谁知日且间,颠到由六贼。
茫茫前后际,生灭在空色。
贼去主人归,浑家不相识。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诗词问答

问:《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的作者是谁?答:郑清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清之的名句有哪些?答:郑清之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 书法图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_郑清之 | 宋代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书法作品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参考注释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虚妄

荒诞无稽

虚妄的故事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了无

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颠到

(1).颠倒;错乱。到,通“ 倒 ”。 汉 扬雄 《太玄·上》:“升堂颠倒,失大众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刀尺颠到者,则恐人之议己也;达不由道者,则患言论之不美也。” 前蜀 韦庄 《江上村居》诗:“颠到梦魂愁里得,撅奇诗句望中生。”

(2).反倒。到,通“ 倒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叫你出来,分付你少则声,颠到説出一篇来,这个苦恁的好!”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六贼

(1).谓危害天下的六种恶人。《六韬·上贤》:“ 太公 曰:‘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歷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三曰臣有结朋党,蔽贤智,障主明者,伤王之权;四曰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五曰臣有轻爵位,贱有司,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陵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元 刘壎 《隐居通义·骈俪二》引 车震卿 《启》:“所幸社稷灵长,天王明圣,虽未筑鲸鯢而诛六贼,然已御螭魅而去四凶。”

(2).指 北宋 末之 蔡京 、 朱勔 、 王黼 、 李彦 、 童贯 、 梁师成 六人。他们结党营私,危害国家,被太学生 陈东 等斥为“六贼”。见《宋史·钦宗纪》。

(3).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此六尘能以眼、耳等六根为媒介,劫掠“法财”,损害善性,故称。见《楞严经》卷四。 唐 白居易 《斋戒》诗:“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 金 边元鼎 《自叹》诗:“久贫自沃三彭炽,一醉齐休六贼狂。”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谓此六根妄逐尘境,如贼劫财。《杂阿含经》卷四三:“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囚持杯水》:“真如有变易,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浄戒能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参见“ 六尘 ”。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前后

(1)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2)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在1969年前后

(3)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4) 总共

她前后来过四次

(5)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后受敌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生灭

(1).佛教语。依因缘和合而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无,谓之“灭”。 南朝 宋 谢灵运 《<维摩经>十譬赞·电》:“倏烁惊电过,可见不可逐。恆物生灭后,谁復覈迟速。” 唐 顾况 《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清 陈维崧 《念奴娇·春日同纬云南畊遍历南岳诸园林》词:“何限向来哀乐事,一笑浮沤生灭。”

(2).犹生死。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宋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梦已 商 人奠,身犹 汉 相朝;古来贤达意,生灭两消摇。”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浑家

(1) 全家

(2) 妻子

却才灶边妇人,便是小人的浑家。——《水浒传》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诗文赏析

【原题】: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之录呈慧上人

,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_郑清之 | 宋代
  • 【句】_章甫 | 宋代
  • 【句】_章甫 | 宋代 >> 【句】_章甫 | 宋代...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_郑清之 | 宋代
  • 【荼蘼】_王庵僧 | 宋代
  • 【荼蘼】_王庵僧 | 宋代 >> 【荼蘼】_王庵僧 | 宋代...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_郑清之 | 宋代
  • 【寄宋居士修叔求菴记】_裘万顷 | 宋代
  • 【寄宋居士修叔求菴记】_裘万顷 | 宋代 >> 【寄宋居士修叔求菴记】_裘万顷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