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原文
二老金兰好,诸昆笔砚交。
坐隅亲问字,投分漆如胶。
决眦云间步,惊心水上泡。
屋梁耿残月,含涕祖西郊。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诗词问答
问: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程公许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 书法图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书法作品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参考注释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二老
对父母双亲的尊称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金兰
原指朋友间感情投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
山公与 嵇、阮一面,契若金兰。——《世说新语·贤媛》
金兰之友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坐隅
座位旁边。 汉 贾谊 《鵩鸟赋》:“单閼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唐 杜甫 《北风》诗:“隐几看帆席,云山涌坐隅。” 宋 苏轼 《鹤叹》诗:“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至 万历 丙戌, 海 再出为南少宰, 何 以部郎謁 海 ,而置其榻於坐隅。”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问字
请教学问
闻道携壺来问字。——苏轼诗
客来问字莫载酒。——黄庭坚《谢送碾壑源栋芽》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投分
情投意合
申以投分之言,微托思归之意。——《周书·史宁传》
虽然是老妻少夫,但很投分,祝福他们吧!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决眦
亦作“决眥”。见“ 决眦 ”。
亦作“ 决眥 ”。亦作“决眥”。1.裂开眼眶。《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眦。” 李善 注:“《説文》曰:‘眥,目匡也。’眦、眥俱同。”
(2).常用以表示盛怒的情绪。 三国 魏 曹植 《鼙鼓歌》之五:“张目决眦,髮怒穿冠。” 明 俞国贤 《军中》诗:“决眥誓灭此,扫秽驱腥膻。”
(3).表示极目远视。 唐 杜甫 《望岳》诗:“盪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
(4).谓眼珠突出。《淮南子·墬形训》:“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溼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
(5).喻洞穿。 汉 贾谊 《新书·谕诚》:“ 楚 军败, 昭王 走,屨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云间
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惊心
内心感到震动或吃惊
惊心动魄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水上
(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水上。”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残月
清晨出现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挽前眉州君廖子长二首]含涕
犹含泪。 汉 蔡邕 《琅琊王傅蔡君碑》:“殷褱伤悼,含涕流惻。” 宋 无名氏 《梅妃传》:“后上暑月昼寝,仿佛见妃隔竹间泣,含涕障袂,如花朦雾露状。”
宋代,程公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