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宇杂咏·其四·湖月】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月宇杂咏·其四·湖月原文
御湖围廓寻常识,入夕冥冥顿觉遥。
俯察仰观非二体,欲伸手掬镜璇霄。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诗词问答
问:月宇杂咏·其四·湖月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月宇杂咏·其四·湖月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月宇杂咏·其四·湖月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一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参考注释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常识
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
卫生常识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俯察
(1).俯首察看。 汉 张衡 《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三国 魏 曹丕 《短歌行》:“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於是俯察旁罗,登臺升库。”
(2).下察,垂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伏乞陛下特开睿鉴,俯察愚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圣祖 仁皇帝 西巡,俯察邇言,採及清望,温旨褒奬。”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二体
(1).指文、武两种舞蹈形式。一说指阴柔、阳刚两种音乐风格。《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 杜预 注:“舞者有文、武。” 孔颖达 疏:“乐之动身体者,唯有舞耳。文舞执羽、籥,武舞执干、戚。舞者有文、武之二体。” 清 毛奇龄 《竟山乐录》卷三:“二体者,声有阴阳也。旧曰文、武二舞,非也。舞是乐容,非乐声也。”
(2).两种体裁。《初学记》卷二一引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夫 楚 謡 汉 风,既非一骨; 魏 製 晋 造,固亦二体。”
(3).特指史书编年体与纪传体。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然则 班 ( 班固 )、 荀 ( 荀悦 )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亦难矣。”
(4).指阴、阳。 宋 范仲淹 《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虽天生之材,本四象而区别;盖日用之利,合二体以交相。”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伸手
(1) 伸出手
伸手要钱
(2) 比喻向别人要东西、荣誉等
尽管遭了水灾,他们却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
他从不向组织伸手
(3) 指插手
这件事请你别伸手
[月宇杂咏·其四·湖月]璇霄
亦作“璿霄”。犹碧空。《宋史·乐志七》:“璇霄来下,羽卫毿毿。” 元 周巽 《郊祀曲》诗:“瑶阶降甘露,璇霄罗景星。” 明 杨珽 《龙膏记·偿缘》:“良宵,月彩散璿霄。”
乾隆,月宇杂咏,清代,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