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_乾隆 | 清代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原文

绀宫䆗窱枕长河,不必停舟蓦直过。

合掌阇黎门外候,试言佛法较如何。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诗词问答

问:《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一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参考注释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绀宫

即绀园。 唐 刘言史 《山寺看海榴花》诗:“琉璃地上紺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参见“ 紺园 ”。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长河

(1) 大河。特指黄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2) 银河

(3) 比喻漫长的历程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相对真理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蓦直

一径;笔直。《景德传灯录·诸方杂举徵拈代别语》:“僧问:‘ 径山 路何处去?’婆曰:‘驀直去。’”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九章》:“如弩机一发,近者亦至之有準,远者亦至之有準,一条驀直去,终无迂曲走移。”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合掌

见[合十]

合掌行礼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阇黎

见“ 闍梨 ”。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外候

外露的征候。《六韬·五音》:“微妙之音,皆有外候。”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尫瘁者不必愚,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佛法

(1) 佛教的教义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其二]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

  • 【木兰行围即事杂咏·其二】_乾隆 | 清代
  • 【木兰行围即事杂咏·其二】_乾隆 | 清代 >> 【木兰行围即事杂咏·其二】_乾隆 | 清代...

  • 【含韵斋玉兰花四首·其一】_乾隆 | 清代
  • 【含韵斋玉兰花四首·其一】_乾隆 | 清代 >> 【含韵斋玉兰花四首·其一】_乾隆 | 清代...

  • 【夜雨】_乾隆 | 清代
  • 【夜雨】_乾隆 | 清代 >> 【夜雨】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