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作者:蔡戡 朝代:宋代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原文
清香素质恼诗情,更倩挥毫为写真。
共挽东风拼一醉,不须摹仿费精神。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诗词问答
问: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的作者是谁?答:蔡戡
问: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蔡戡的名句有哪些?答:蔡戡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蔡戡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 书法图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书法作品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参考注释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清香
清淡的香味
则有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素质
(1) 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
(2) 事物本来的性质
(3) 素养
军事素质
(4) 白色的质地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诗情
(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 陆游 《瀼西》诗:“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 清 王夫之 《东阁梅》诗:“香国 扬州 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挥毫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写真
人的肖像画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摹仿
见[模仿]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宋代,蔡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