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忆秦娥】_汪莘 | 宋代

【忆秦娥】作者:汪莘 朝代:宋代

[忆秦娥]忆秦娥原文

村南北。
夜来陡觉霜风急。
霜风急。
征途情绪,塞垣消息。
佳人独倚琵琶泣。
一江明月空相忆。
空相忆。
寒衣未絮,荻花狼籍。

[忆秦娥]诗词问答

问:忆秦娥的作者是谁?答:汪莘
问:忆秦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忆秦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汪莘的名句有哪些?答:汪莘

[忆秦娥]汪莘忆秦娥 书法图

【忆秦娥】_汪莘 | 宋代
忆秦娥书法作品

[忆秦娥]参考注释

[忆秦娥]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忆秦娥]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忆秦娥]霜风

(1).刺骨寒风。 北周 庾信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断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风淅淅, 渭城 边烟雨霏霏。”

(2).指严明的风纪。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风,教义穷於足跡。”

[忆秦娥]征途

(1) 远行的途程

艰险的征途

(2) 比喻出征之路途

革命征途

[忆秦娥]情绪

(1) 情丝, * 的情意

情绪留连

(2) 泛指感情

富于情绪

(3) 心情;心境

醒来时情绪极坏

(4) 情况;端绪

未知情绪

(5) 劲头

学习的情绪很好

(6) 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闹情绪

[忆秦娥]塞垣

(1).本指 汉 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 长城 ;边关城墙。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 秦 筑长城, 汉 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文选·鲍照<东武吟>》:“始随 张校尉 ,占募到 河 源;后逐 李轻车 ,追虏穷塞垣。” 张铣 注:“塞垣, 长城 也。” 金 元好问 《发南楼度雁门关》诗之二:“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 明 何景明 《陇右行送徐少参》:“ 陇右 地, 长安 西行一千里, 秦 日 长城 号塞垣, 汉 时故郡称 天水 。”

(2).指北方边境地带。 前蜀 韦庄 《送人游并汾》诗:“风雨萧萧欲暮秋,独携孤剑塞垣游。”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请於塞垣无事之时,抽调镇兵一枝两枝至京师,令大臣於教场閲视其果练与否而明詔严赏罚之。”

[忆秦娥]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忆秦娥]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忆秦娥]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忆秦娥]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忆秦娥]空相

(1).佛教语。假象;幻象。《思益经·菩萨无二品》:“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随如是知,名为漏尽。” 金 王若虚 《文辨一》:“既乃破之以空相之説,而以为不必存。” 苏曼殊 《本事诗》之十:“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2).指真空的本体。《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浄,不增不减。”

(3).复姓。 商 后有 空相氏 。见《通志·氏族五》。

[忆秦娥]相忆

相思;想念。《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之二:“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深闺只是空相忆,不见关山愁 * 。”

[忆秦娥]寒衣

冬天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裤等

就居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忆秦娥]狼籍

见“ 狼藉 ”。

,

【忆秦娥】_汪莘 | 宋代
  • 【南乡子(十二首·西南乃产药之地,因此故为名)】_佚名 | 宋代
  • 【南乡子(十二首·西南乃产药之地,因此故为名)】_佚名 | 宋代 >> 【南乡子(十二首·西南乃产药之地,因此故为名)】_佚名 | 宋代...

    【忆秦娥】_汪莘 | 宋代
  • 【和君时弟有感】_彭汝砺 | 宋代
  • 【和君时弟有感】_彭汝砺 | 宋代 >> 【和君时弟有感】_彭汝砺 | 宋代...

    【忆秦娥】_汪莘 | 宋代
  • 【金陵杂兴二百首】_苏泂 | 宋代
  • 【金陵杂兴二百首】_苏泂 | 宋代 >> 【金陵杂兴二百首】_苏泂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