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错愕岭】作者:汪礼约 朝代:明代
[度错愕岭]度错愕岭原文
万峰青青春缥缈,危峦腾鶱两崖老。
石上人凌树杪霞,六丁蹴死烟飞草。
大谷沉沉入南极,蛛丝鸟路风吹直。
杜鹃花老不归春,鬼母号天魍魉泣。
怪蛟窥人作人立,迸水泠泠洗双屐。
阴风剪雨云片磔,峡天漏日冰花白。
巨石开关起仙宅,欲倾不倾走魂魄。
征西将军眼花碧,蚕丛鱼凫空局蹐。
[度错愕岭]诗词问答
问:度错愕岭的作者是谁?答:汪礼约
问:度错愕岭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汪礼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汪礼约
[度错愕岭]注释
1.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度错愕岭]参考注释
[度错愕岭]青青
(1) 茂盛的样子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
(2) 墨绿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度错愕岭]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度错愕岭]危峦
险峻的山峦。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逆节》:“从来 采石 是危峦,四週遭似壁垣。”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自是危峦曲磴,倾侧迤行。”
[度错愕岭]腾鶱
飞升,升空。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鶱。” 宋 洪迈 《容斋五笔·骞鶱二字义训》:“鶱,虚言切,飞貌。” 明 顾梦游 《焦山纪游》诗:“直上转苍翠,云际犹吐吞,遂振所携策,登顿若腾鶱。”
[度错愕岭]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度错愕岭]树杪
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於树杪。”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是夕月明,余步阶上,仰见树杪两红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渐没。”
[度错愕岭]六丁
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后汉书·梁节王畅传》:“从官 卞忌 自言能使六丁。” 李贤 注:“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旬中,则丁卯为神,甲寅旬中,则丁巳为神之类也。役使之法,先斋戒,然后其神至,可使致远方物及知吉凶也。”参阅《无上九霄雷霆玉经》、《灵宝六丁秘法》。 唐 陈陶 《步虚引》:“赤城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 宋 陆游 《夜寒燃火有感》诗:“笑谈缚三彭,指顾役六丁。”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这八卦阵纵横不穷,管七国江山着君王独自统。便有六丁神,我敢也驱下天宫。”《西游记》第十五回:“ 行者 道:‘既如此,不当值者且退,留下六丁神将与值日功曹和众揭諦保守着我师父。等 老孙 寻那涧中的孽龙,教他还我马来。’”
[度错愕岭]飞草
以散笔所作之草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古人以散笔作隶书,谓之散隶。近岁 蔡君謨 又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於飞白,亦自成一家。”
[度错愕岭]大谷
(1).泛指山谷之大者。《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 晋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气清。”
(2).地名。又称 大谷口 、 水泉口 。在今 洛阳市 南。《后汉书·董卓传》:“ 卓 遣将 李傕 诣 坚 求和, 坚 拒絶不受,进军 大谷 ,距 洛 九十里。” 李贤 注:“ 大谷口 在故 嵩阳 西北三十五里,北出对 洛阳 故城。 张衡 《东京赋》云‘ 盟津 达其后, 大谷 通其前’是也。”其地以产梨著名。《文选·潘岳<闲居赋>》:“ 张公 大谷 之梨, 梁侯 乌椑之柿。” 刘良 注:“ 张公 居 大谷 ,有夏梨,海内唯此一树。” 唐 崔兴宗 《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诗:“末胜 晏子江 南橘,莫比 潘 家 大谷 梨。”
[度错愕岭]沉沉
(1) 沉重;必需费力才能举起或移动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来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沉沉入睡
[度错愕岭]南极
(1)
(2) (1)∶从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顶 (2)∶地球上最南的一点,地轴的南端
(3)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南方的磁极
[度错愕岭]蛛丝
蜘蛛分泌物结成的丝。亦指蛛网。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宋 王安石 《寄慎伯筠》诗:“世网掛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度错愕岭]路风
公交、铁路的工作风貌
[度错愕岭]杜鹃花
也叫映山红,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唐 白居易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花》:“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鸣时开,一名暎山红,一名红躑躅……又 上虞 钓臺山 上双笋石,其顶有杜鹃花,春夏照烂,望之若人立而饰其冠冕者。” 清 黄遵宪 《杜鹃》诗:“杜鹃花下杜鹃啼,苦风凄雨梦亦迷。”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说起 昆明 的花木,真正别致。最有名的三种花是茶花、杜鹃花,还有报春花。”
[度错愕岭]不归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度错愕岭]鬼母
(1).传说中神名。虎头龙足,蟒目蛟眉,居于 南海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鬼母》:“ 南海 小虞山 中,有鬼母,能产天下鬼。一产千鬼,朝产之,暮食之。今 苍梧 有 鬼姑神 是也,虎头、龙足、蟒目、蛟眉。”
(2).指佛教护法神 鬼子母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 王鉷 据 陕州 ,集天下良工画 圣寿寺 壁……至今尚有十堵餘,其间西廊迎佛舍利,东院佛母壁最奇妙,神彩皆欲飞动。又有 鬼母 、瘦佛二壁差次。其餘亦不甚过人。”参见“ 鬼子母 ”。
(3).指 刘邦 斩蛇故事中白蛇之母。 唐 李贺 《春坊正字剑子歌》:“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夜哭。”参阅《史记·高祖本纪》。
(4).方言。巫婆。《南方周末》1992.10.23:“鬼母,是 赣 东人对巫婆的俗称。”
[度错愕岭]号天
对天号泣。言极其悲痛。《庄子·则阳》:“至 齐 ,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菑,子独先离之。’”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万里故乡,幼孤在前,相顾不归,泣血号天。” 宋 苏轼 《祭石幼安文》:“携手同归,相视华颠,孰云此来,拊膺号天。”
[度错愕岭]魍魉
传说中的一种鬼怪
[度错愕岭]作人
(1) 为人处世
作人的学问大着哩
(2) 教育人民,培植人才
作人要从根本上抓起
[度错愕岭]迸水
(1).奔腾的河水。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何记室诗》:“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頽风。” 唐 骆宾王 《晚渡黄河》诗:“通波连 马颊 ,迸水急 龙门 。” 明 刘基 《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诗:“高松浥露和烟冷,迸水穿沙出谷浑。”
(2).从高处泻落的水。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
[度错愕岭]泠泠
(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度错愕岭]阴风
(1) 从阴暗处来的一股不正或 * 的风
扇阴风、点鬼火
(2) 寒冷的风
[度错愕岭]雨云
(1)
(2) 致雨的云
(3) 暗黑色的密云
[度错愕岭]天漏
谓雨量过多。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清 钱谦益 《苦雨叹》诗:“东南天漏何时好?一月愁霖失晴昊。”
[度错愕岭]花白
(1) 白色和黑色混杂的
花白头发
(2) 斑白的;夹杂有灰色的
在她的脸颊旁披散着花白的头发
[度错愕岭]开关
(1) 打开城门
(2) 机器的启动和关闭的装置
[度错愕岭]仙宅
指仙人居处。 清 王士禄 《调笑令·云英》词:“心坚玉臼终须得,共践 玉峯 仙宅。”
[度错愕岭]不倾
(1).不倾侧;不倾覆。 汉 张衡 《思玄赋》:“登 蓬莱 而容与兮,鼇虽抃而不倾。” 晋 潘岳 《西征赋》:“图万载而不倾,奄摧落於十纪。” 清 戴名世 《<困学集>自序》:“即不用而亦所以持世於不倾也。”
(2).不偏。 明 方孝孺 《送石君永常赴河南佥事序》:“子其正乃心,嗜欲不形,好恶不倾,是非咸得其正,然后可以为正矣。”
[度错愕岭]走魂
巫者弄术,谓灵魂离开躯壳,赴诉鬼神,以祈福禳灾。 五代 齐己 《夏云曲》:“男巫女覡更走魂,焚香烛天天不闻。”
[度错愕岭]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度错愕岭]眼花
看东西模糊不清
头昏眼花
[度错愕岭]蚕丛
(1).相传为 蜀 王的先祖,教人蚕桑。《艺文类聚》卷六引 汉 扬雄 《蜀本纪》:“ 蜀 始王曰 蚕丛 ,次曰 伯雍 ,次曰 鱼鳧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鳧 ,开国何茫然。”
(2).借指 蜀 地。 宋 司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龟印解,鶉野隼旟新。”参见“ 蚕丛路 ”。
(3).见“ 蚕丛路 ”。
[度错愕岭]鱼凫
(1).传说中古 蜀国 帝王名。 汉 扬雄 《蜀王本纪》:“ 蜀 王之先,名 蚕丛 、 伯灌 、 鱼鳧 、 蒲泽 、 开明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鳧 ,开国何茫然。” 清 赵翼 《接同年李雨村书》诗之三:“岂意 鱼鳧 国,今成豺虎区。”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流成瀑布三千丈,地质年代远迈 蚕丛 与 鱼鳧 。”
(2).鱼和凫。凫,野鸭。 元 王逢 《题垂虹桥亭》诗:“葑田连沮洳,鮫室乱鱼鳧。”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定海水操》:“﹝健儿﹞又趵跃入水,轻如鱼鳧。”
[度错愕岭]局蹐
(1) 畏缩恐惧的样子
(2) 狭隘;不舒展;狭窄
明代,汪礼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