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_杜甫 | 唐代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原文

【其一】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其二】

处处青江带白苹,故园犹得见残春。

雪山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荆州赏更新。

【其三】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

过客径须愁出入,居人不自解东西。

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⑵。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⑶。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⑷。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⑸。

【其五】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词问答

问:《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译文和注释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译文

⑴严郑公,即严武。公元七六三年,严武封郑国公,故称严郑公。

⑵[常苦]二句是说打算回去后修补栏槛。杜甫在成都草堂曾设置水槛,所谓[新添水槛供垂钓],其目的在于防护沙岸崩塌,损坏药栏。此时一年多没回去,恐怕药栏也要陡从江槛一道儿落进水里了。此诗前四句都是预拟整理草堂之事。

⑶[新松]二句言回草堂后还要清理一切花木。新松,指前此手种的四棵小松。这两句斩钉截铁的话也流露了杜甫那种善恶分明、爱憎分明的思想和性格,富有教育意义。如果以为杜甫只是对[新松][恶竹]而发,那是很不够的。《齐民要术》:[竹之丑者有四:曰青苦、白苦、紫苦、黄苦。]所谓恶竹,当指此类。

⑷[生理]二句自诉穷老,希望朋友照顾,是寄诗本意。黄阁老,指严武。唐时两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相呼为[阁老]。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戍都尹,故称[黄阁老]。紫金丹,烧炼的丹药。这句是说怕只有神药仙丹才能挽救我的衰老呢。

⑸[三年]二句申明上文。公元七六二年七月杜甫与严武分别后,漂泊梓州、阆州,至是,前后搭三年。空皮骨,只剩下皮包骨头。前闻其语,今身经其事,故曰信有。古乐府有《行路难》曲。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注释

⑴严郑公,即严武。公元七六三年,严武封郑国公,故称严郑公。

⑵[常苦]二句是说打算回去后修补栏槛。杜甫在成都草堂曾设置水槛,所谓[新添水槛供垂钓],其目的在于防护沙岸崩塌,损坏药栏。此时一年多没回去,恐怕药栏也要陡从江槛一道儿落进水里了。此诗前四句都是预拟整理草堂之事。

⑶[新松]二句言回草堂后还要清理一切花木。新松,指前此手种的四棵小松。这两句斩钉截铁的话也流露了杜甫那种善恶分明、爱憎分明的思想和性格,富有教育意义。如果以为杜甫只是对[新松][恶竹]而发,那是很不够的。《齐民要术》:[竹之丑者有四:曰青苦、白苦、紫苦、黄苦。]所谓恶竹,当指此类。

⑷[生理]二句自诉穷老,希望朋友照顾,是寄诗本意。黄阁老,指严武。唐时两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相呼为[阁老]。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戍都尹,故称[黄阁老]。紫金丹,烧炼的丹药。这句是说怕只有神药仙丹才能挽救我的衰老呢。

⑸[三年]二句申明上文。公元七六二年七月杜甫与严武分别后,漂泊梓州、阆州,至是,前后搭三年。空皮骨,只剩下皮包骨头。前闻其语,今身经其事,故曰信有。古乐府有《行路难》曲。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文赏析

【其四】

首四句是诗人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却给人以启迪世事的联想:[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大意是说:自从离开草堂,常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这虽是诗人遥想离开成都之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植的四株小松,才[大抵三尺强](《四松》),诗人很喜爱它,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到处侵蔓的恶竹,即使有万竿也要斩除。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这两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应须]四字上。杨伦在《杜诗镜铨》旁注中说:这两句[兼寓扶善疾恶意],这是颇有见地的。乱世的岁月里,诗人的才干难以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诗人由此感慨万分。这两句,深深交织着诗人对世事的爱憎。正因为它所表现的感情十分鲜明、强烈而又分寸恰当,所以时过千年,至今人们仍用以表达对于客观事物的爱憎之情。

诗的后四句落到[赠严郑公]的题意上。[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生理,即生计。黄阁老,指严武。唐代中书、门下省的官员称[阁老],严武以黄门侍郎镇成都,所以这样称呼。金丹,烧炼的丹药。这两句说,诗人的生计全凭严武照顾,衰老的身体也可托付给益寿延年的丹药了。这里意在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欢乐之情。最后两句,诗人忽又从瞻望未来转到回顾过去,有痛定思痛的含义:[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诗人自762年(宝应元年)七月与严武分别,至764年(广德二年)返草堂,前后三年。这三年,兵祸不断,避乱他乡,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诗人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等到身经其事,才知世事艰辛,人生坎坷。[行路难]三字,语意双关。一个[信]字,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

全诗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诗人将欢欣和感慨融合在一起,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出了该诗思想情感的深厚。

,

  • 【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_杨师道 | 唐代
  • 【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_杨师道 | 唐代 >> 【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_杨师道 | 唐代...

  • 【过故人所迁新居】_马戴 | 唐代
  • 【过故人所迁新居】_马戴 | 唐代 >> 【过故人所迁新居】_马戴 | 唐代...

  • 【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_吕温 | 唐代
  • 【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_吕温 | 唐代 >> 【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_吕温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