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卢沟桥】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过卢沟桥]过卢沟桥原文
谒陵因礼佛,启跸西南行。
长桥亘卢沟,路接拱极城。
往来之通衢,建金修元明。
康熙己酉年,雍正壬子并。
胥曾以时葺,行旅歌途亨。
今复六十岁,石版或圮倾。
发帑给雇值,曾弗力役征。
轻舆过桥上,大工已告成。
知过论有言,不可已者仍。
五字同碑记,以勒石之贞。
[过卢沟桥]诗词问答
问:过卢沟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过卢沟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过卢沟桥]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一
2. 明正统元年命工部侍郎李庸修葺庸请令宛平县自石径山至卢沟桥役民兴作又四年小屯厂西堤决发附近丁夫脩筑又弘治三年修筑卢沟桥其时并役用民力未有如我朝内外大小工程悉发帑和雇从不肯轻役一人也
[过卢沟桥]参考注释
[过卢沟桥]谒陵
到陵墓前拜谒;瞻仰陵墓
[过卢沟桥]礼佛
顶礼于佛;拜佛。《南史·张畅传》:“百姓有罪,使礼佛赎愆。”《新唐书·傅奕传》:“至有身陷恶逆,狱中礼佛,口诵梵言,以图偷免。” 明 李贽 《豫约》:“除挑水、舂米作务照常外,其餘非礼佛即静坐也。” 张怀奇 《颐和园词》:“年高礼佛爱山庄,春老役灵移海市。”
[过卢沟桥]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过卢沟桥]长桥
桥名。在 江苏省 宜兴市 ,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 。桥跨 荆溪 ,又名 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 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 ,谁看浸髮题春竹。”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周处 长桥 役, 侯调 短弄哀。”
[过卢沟桥]拱极
犹拱辰。《旧唐书·礼仪志二》:“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正献公 知 扬州 ,《贺景灵宫成表》有云……迴廊曼衍,图拱极之近僚;祕殿重深,列仪坤之正位。”
[过卢沟桥]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过卢沟桥]通衢
四通八达的道路。 汉 班昭 《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时来苟冥会,宛轡憩通衢。” 宋 叶适 《修路疏》:“出门无碍,方是通衢;著脚不牢,未为坦道。” 郁达夫 《过去》:“三面滨海的通衢里,建筑着许多颜色很沉郁的洋房。”
[过卢沟桥]元明
佛教语。谓众生固有的清净光明的本性。《楞严经》卷一:“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廉兆纶 注:“元明二字连读,即下本明二字意。”《楞严经》卷六:“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宋 苏辙 《次远韵齿痛》:“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
[过卢沟桥]康熙
(1654.5.4—1722.12.22) 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
康熙、乾隆、咸丰
清朝三代皇帝的年号
[过卢沟桥]雍正
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视牲告充,雍正作豕。” 郑玄 注:“雍正,官名也。”
[过卢沟桥]以时
(1).按一定的时间。《管子·幼官》:“藪泽以时禁发之。” 尹知章 注:“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獭祭鱼,然后修泽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史记·孝文本纪》:“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餘,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驩欣。”
(2).及时,即时。《汉书·匡衡传》:“ 衡 、 谭 ( 甄谭 )居大臣位,知 显 ( 石显 )等专权势,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諛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如 王廷凑 遂迷不寤,诸道宜便进军,以时翦灭。”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 宋 兴, 乾德 之初,天子哀岁不登,而仓吏不以时出与民,於是著发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过卢沟桥]旅歌
犹旅吟。 清 黄景仁 《当涂旅夜遣怀》诗:“旅歌歌短不能长,月出女墙啼怪鸟。”
[过卢沟桥]石版
用多孔的石料制成的印刷底版
石版印刷
[过卢沟桥]力役
(1).以武力征伐。《穀梁传·僖公十九年》:“ 梁 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范宁 集解:“如使伐之而灭亡,则淫湎不足记也,使其自亡然后其恶明。”
(2).劳役。《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唐 元稹 《酬乐天南行》诗:“跋家逃力役,连鏁责逋诛。” 清 孙枝蔚 《重修黄楼诗和五兄大宗》:“当时岂为游观美,此事须知力役轻。”
(3).征用民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於公田。” 明 陆深 《传疑录》:“爵命崇则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至公之法也。”
(4).服役;干体力活。 宋 沉俶 《谐史》:“自今改前所为,但听老奴尽心力役,不二三年,旧业可復。” 明 姚士粦 《见只篇》卷下:“未几, 江 为 周吏部 力役运石,石故压 江 一足,果断。” 清 唐甄 《潜书·去奴》:“宫中之事,选粗健女子充之,以给力役,备非常。”
[过卢沟桥]轻舆
轻车。 晋 左思 《吴都赋》:“轻舆按轡以经隧,楼船举颿而过肆。” 宋 曾巩 《游 * 山》诗:“我驰轻舆岂知倦,倏忽遂觉穷嶔崟。”
[过卢沟桥]过桥
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 区细 和 区卓 捧着 区桃 的灵牌,到门口外面去‘过桥’。桥是竹枝扎成的,上面糊着金色的纸和银色的纸,一共有两座,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正位师姑宣读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乐章来,师姑们齐声念唱。每唱一节,正位师姑用手卷在桥上一指,灵牌就往上挪动一级。到了桥顶,又往下降;过了金桥,又过银桥, 周炳 一直看到过完了桥,才告辞回家。”
[过卢沟桥]大工
(1).旧时对工匠高手的敬称。 元 贡师泰 《海歌》之七:“大工驾柁如驾马,数人左右拽长牵。”此称掌舵工。《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 高氏 大喜,便到酒作坊里叫起 洪大工 来,大工走入后园。”此称酿酒师傅。
(2).大工程。《明史·阉党传·崔呈秀》:“十月, 皇极殿 成,加太子太保兼左都御史,仍督大工。”
[过卢沟桥]告成
事情宣告完成,报告上级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诗·大雅·江汉》
大功告成
[过卢沟桥]知过
自知过失。《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过,何等守法,又何等果决,我们的文学家做得出来么?”
[过卢沟桥]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过卢沟桥]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过卢沟桥]五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诗。 五代 齐己 《秋夕书怀》诗:“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
[过卢沟桥]碑记
刻在碑上的记事文章
[过卢沟桥]勒石
刻字于石。亦指立碑。《隋书·史万岁传》:“於是勒石颂美 隋 德。” 宋 程颐 《明道先生墓表》:“勒石墓傍,以詔后人。” 明 刘基 《绍兴崇福寺记》:“ 秦始皇帝 东游,勒石自颂之所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公又请倣 汉 唐 故事,择儒臣校正十三经文字,勒石太学。”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