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渭八景指崖一览】作者:何子举 朝代:宋代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清渭八景指崖一览原文
指崖屹立镇山川,万丈巍巍势插天。
风日双清时有限,乾坤一览景无边。
东西岘丹青与献,南北群峰紫翠边。
我欲凌风登绝顶,一声铁笛叫飞仙。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诗词问答
问:清渭八景指崖一览的作者是谁?答:何子举
问:清渭八景指崖一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何子举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子举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何子举清渭八景指崖一览 书法图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书法作品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参考注释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屹立
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
巍然屹立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镇山
一地区内的主山。古称 扬州 的 会稽山 、 青州 的 沂山 、 幽州 的 医无闾山 、 冀州 的 霍山 为四镇,故称这些山为“镇山”。又因《周礼·春官·大司乐》将四镇与五岳并举,故亦称五岳为镇山。有祭祀四镇之制,表示安定四方。 宋 姜夔 《铙歌吹曲·沅之上》:“岧岧镇山,火德之纪,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六:“镇,安也,所以安四方,以四方镇山为饰。”参见“ 四镇 ”。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万丈
形容很高或很深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风日
(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双清
(1).谓思想及行事皆无尘俗气。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杖藜从自首,心跡喜双清。” 仇兆鳌 注引 杨守阯 曰:“心跡双清,言无尘俗气也。” 明 何景明 《观竹》诗:“山林轻肉食,心跡喜双清。”
(2).指早夏。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七:“黄梅淡冶山矾靚,犹及双清好到家。”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有限
(1) 对范围、数量或时间长短有限制的
(2) 数量不多;程度不高
为数有限
诸侯之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一览
用图表或简明的文字做成的关于概况的说明(多用做书名)
[北京名胜古迹一览]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凌风
驾着风。 唐 韩愈 《鸣雁》诗:“违忧怀息性匪他,凌风一举君谓何。”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十:“竚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正是他们在那一面凌风飘动的党的红旗引导下,在战斗最前哨。”
淩風:乘风。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发凌风之迹。”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绝顶
(1) 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
聪明绝顶
(2) 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绝顶的漂亮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铁笛
铁制的笛管。相传隐者、高士善吹此笛,笛音响亮非凡。 宋 朱熹 《武夷精舍杂咏·铁笛亭序》:“﹝ 武夷山 中之隐者 刘君 ﹞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 元 萨都剌 《升龙观夜烧香印上有吕洞宾老树精》诗:“铁笛一声吹雪散,碧云飞过 岳阳楼 。” 清 龚自珍 《湘月·朱纯子留宿钓鱼村兼乞梅花》词:“铁笛吹残,瑶笺谱賸,料得怜幽独。”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飞仙
亦作“ 飞僊 ”。会飞的仙人。《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蓬莱山 ﹞周廻五千里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惟飞仙有能到其处耳。”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晋卿所和》之一:“会看飞僊虎头篋,却来颠倒拾遗裘。”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王元美 云:如飞仙游天,不染尘俗。”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迦陵配》:“此儿好骨气,读书可成名宿,入道可作飞仙。”
见“ 飞仙 ”。
何子举,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