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史册步知池洲】_孙应时 | 宋代

【送史册步知池洲】作者:孙应时 朝代:宋代

[送史册步知池洲]送史册步知池洲原文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送史册步知池洲]诗词问答

问:送史册步知池洲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问:送史册步知池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应时

[送史册步知池洲]孙应时送史册步知池洲 书法图

【送史册步知池洲】_孙应时 | 宋代
送史册步知池洲书法作品

[送史册步知池洲]参考注释

[送史册步知池洲]人地

(1).品学门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东亭 为 桓宣武 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南史·王融传》:“ 融 躁于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旧唐书·高士廉传》:“奬鉴人伦,雅諳姓氏,凡所署用,莫不人地俱允。”

(2).指当地的人与当地的情况。参见“ 人地生疏 ”。

[送史册步知池洲]维垣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毛 传:“垣,墻也。” 郑玄 笺:“大师,三公也。”大,通“ 太 ”。后因以“维垣”为太师之代称。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 鲁公 拜维垣,亲客来贺。公略无德色,且笑语犹常时。”维垣,一本作“ 太师 ”。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 绍兴 丁卯岁, 明清 从 朱三十五丈 希真 乞先人文集序引,文既成矣,其中有云:‘公受今维垣 益公 深知,倚用而不及。’”

[送史册步知池洲]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送史册步知池洲]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送史册步知池洲]云书

(1).称佛道的典籍。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琅笈云书,金绳玉检。”《云笈七籤》卷七:“云书谓之云篆。”

(2).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唐 皎然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诗:“云书捧日去,鹤版下天来。” 唐 王炎 《葬西施挽歌》:“西望 吴王 国,云书凤字牌。”

[送史册步知池洲]铃合

见"铃阁"。

[送史册步知池洲]无奈

(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送史册步知池洲]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送史册步知池洲]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送史册步知池洲]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送史册步知池洲]胜地

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避暑胜地

[送史册步知池洲]保障

(1) 保护(权利、生命、财产等),使不受侵害

保障国家安全

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确保;保证做到

保障供给

保障人民 *

(3) 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送史册步知池洲]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

【送史册步知池洲】_孙应时 | 宋代
  • 【次江文韵·其一】_许景衡 | 宋代
  • 【次江文韵·其一】_许景衡 | 宋代 >> 【次江文韵·其一】_许景衡 | 宋代...

    【送史册步知池洲】_孙应时 | 宋代
  • 【铲孟郊体七首】_谢翱 | 宋代
  • 【铲孟郊体七首】_谢翱 | 宋代 >> 【铲孟郊体七首】_谢翱 | 宋代...

    【送史册步知池洲】_孙应时 | 宋代
  •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_张镃 | 宋代
  •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_张镃 | 宋代 >>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_张镃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