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盖竹庙】作者:刘子翚 朝代:宋代
[题盖竹庙]题盖竹庙原文
双猿啸月寒岩幽,陈侯故家官渡头。
阴阴老木旆旌暗,渺渺惊滩云雾流。
九旅已荷本朝渥,三雁更忻同日侯。
我来瞻拜想遗直,叹息此道今悠悠。
[题盖竹庙]诗词问答
问:题盖竹庙的作者是谁?答:刘子翚
问:题盖竹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子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子翚
[题盖竹庙]参考注释
[题盖竹庙]岩幽
山岩幽深处。 唐 王勃 《青苔赋》:“绕江曲之寒沙,抱巖幽之古石。” 唐 韩愈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巖幽。”
[题盖竹庙]故家
(1).世家大族;世代仕宦之家。《孟子·公孙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焦循 正义:“故家,勋旧世家。” 宋 叶适 《终论五》:“欲结合北方大姓故家, 契丹 遗种,相率响应,以谋大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我也是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
(2).原来的家庭;旧居。 元 柯丹邱 《荆钗记·晤婿》:“春深离故家,嘆衰年倦体,奔走天涯。”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非躬执大彗,以扫除其故家污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岂可得乎?”
(3).犹从前。 宋 严仁 《南柯子》词:“门前溪水泛花流,流到 西洲 ,犹是故家愁。” 金 元好问 《八声甘州》词:“一枕繁华,问故家桃李,何许争妍。” 元 王恽 《感皇恩·赠提刑曹仲明》词:“把酒爱髯卿,故家风度,不为临江老能赋。”
[题盖竹庙]官渡
(1).官设的渡口。 唐 韩愈 《木芙蓉》诗:“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唐 韩偓 《早起五言三韵》:“依依官渡头,晴阳照行旅。” 前蜀 韦庄 《建昌渡暝吟》:“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
(2).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东北,因临古 官渡水 而得名。 东汉 末, 曹操 以劣势兵力战败 袁绍 主力军于此。今尚有土垒遗存,称 中牟台 ,又称 曹公台 。《后汉书·郑玄传》:“时 袁绍 与 曹操 相拒於 官度 。”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序:“昔 建安 五年,上与 袁绍 战於 官渡 ,时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载矣,感物伤怀,乃作斯赋。”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四时繁弱,射 连尹 於 嶅山 ;万辟太阿,杀 颜良 於 官渡 。” 清 陈维崧 《酷相思·冬日行彰德卫辉诸处马上作》词:“一鞭裊裊临 官渡 ,雁叫酸如雨。儘古往今来夸割据, 漳水 也,东流去, 淇水 也,东流去。”
[题盖竹庙]阴阴
(1).幽暗貌。 唐 李端 《送马尊师》诗:“南入 商山 松路深,石牀溪水昼阴阴。” 宋 苏轼 《李氏园》诗:“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洗过了脸,我方走出房门,看看天气阴阴的,像要落雨的神气,一切皆很黯淡。”
(2).深邃貌。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
(3).犹隐隐。微痛貌。《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王冰 注:“脾气主右,故右胠下阴阴然深慢痛也。”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一会家阴阴的腹痛似锥挑。”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他心里阴阴作痛。”
荫蔽覆盖。
[题盖竹庙]旆旌
亦作“斾旌”。泛指旗帜。《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 唐太宗 《饮马长城窟行》:“悠悠卷旆旌,饮马出 长城 。” 宋 苏轼 《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少年独识 晁新城 ,闭门却扫卷旆旌。”
[题盖竹庙]渺渺
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题盖竹庙]惊滩
险滩。 唐 李翱 《来南录》:“自 杭州 至 常山 六百九十有五里,逆流多惊滩,以竹索引船,乃可上。”
[题盖竹庙]云雾
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
[题盖竹庙]本朝
(1) 古人认为朝廷是国家的根本,所以称朝廷为本朝
(2) 称自己所处的王朝
[题盖竹庙]同日
(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题盖竹庙]瞻拜
瞻仰参拜
[题盖竹庙]遗直
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 叔向 ,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 叔鱼 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杜预 注:“言 叔向 之直,有古人遗风。”《陈书·孔奂传》:“ 世祖 曰:‘古之遗直,復见於卿。’” 宋 苏轼 《<田表圣奏议>叙》:“呜呼! 田公 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 清 徐开任 《咏史》:“ 汉 廷有遗直, 淮南 寝反谋。”
[题盖竹庙]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题盖竹庙]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刘子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