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作者:李贤 朝代:明代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原文
溟海饶物怪,未能悟斯旨。
无乃与中土,所禀异生死。
钦䲹杀祖江,恶迹不可履。
鵔鹗与窫窳,不善亦何恃。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诗词问答
问:《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的作者是谁?答:李贤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贤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贤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注释
1. 押纸韵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参考注释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溟海
(1).神话传说中的海名。《列子·汤问》:“终北之北有 溟海 者,天池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登 玄圃 者,悟丘阜之卑;浮 溟海 者,识池沼之褊。”
(2).大海。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 越王 句践 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与 吴 人战,军败身辱,遗先人耻,遯逃出走,上栖 会稽山 ,下守溟海,唯鱼鱉是见。’” 唐 高适 《同群公出猎海上》诗:“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清 顾炎武 《天津》诗:“内以辅神京,外彻溟海际。”
(3).指沙漠。 唐 崔湜 《塞垣行》:“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物怪
怪异事物,怪物。《史记·天官书》:“所见天变,皆国殊窟穴,家占物怪,以合时应,其文图籍禨祥不法。”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 孔氏 恶能穷物怪之形也?是必诬圣人矣。” 宋 欧阳修 《金鸡五言十四韵》:“ 蛮荆 鲜人秀,厥美为物怪。”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中土
(1) 中原地带
中土名士
(2) 泛指中国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祖江
传说中的天神,为 钟山神 之子所杀。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恶迹
恶劣的行迹;以往的丑恶之事
恶迹不改,以至再次入狱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窫窳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 * 怪兽。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窫窳旁吞於 黑水 ,搀抢直拂於紫躔。”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窫窳来攫人,逵路横长蛇。”
(2).比喻残害。《文选·扬雄<长杨赋>》:“昔有彊 秦 ,封豕其土,窫窳其民。”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以喻 秦 贪婪,残食其人也。”《周书·文帝纪上》:“ 高欢 广布腹心,跨州连郡,端揆禁闥,莫非亲党,皆行贪虐,窫窳生人。”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不善
(1).指坏事。《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史记·孝文本纪》:“ 吕产 欲为不善,丞相 陈平 与太尉 周勃 谋夺 吕产 等军。”
(2).指恶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然明 曰:‘政将焉往?’ 裨諶 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 子产 ?’” 杨伯峻 注:“以好人代替坏人。”《国语·晋语六》:“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进矣。”
(3).指缺点。《孟子·离娄下》:“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僕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4).不良;不好。《庄子·至乐》:“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迎面有二个人行将至,忽悄语曰:‘来矣。’某知其意不善,怖极计生。”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吴天宝 人小,器量可大,看出 姚大婶 气色不善,也不介意,还是说呀笑的,到底把 姚大婶 引乐了。”
(5).不长于。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至乏絶,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中道夭於众难,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
(6).犹言非同小可。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若有人撞见,这顿打可不善也。”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亦何
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和陶诗,明代,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