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桥晚眺】作者:李士濂 朝代:明代
[寺桥晚眺]寺桥晚眺原文
玲珑柏翠隐禅家,断续钟声送落花。
石路疑从趺坐尽,烛光解道暗衢华。
槛边树卧皈依水,涧侧林深半染霞。
莫谓山中生色少,白云岫出满天涯。
[寺桥晚眺]诗词问答
问:寺桥晚眺的作者是谁?答:李士濂
问:寺桥晚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寺桥晚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士濂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士濂
[寺桥晚眺]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寺桥晚眺]参考注释
[寺桥晚眺]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寺桥晚眺]禅家
修持禅定者。亦泛指佛家。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灵香散尽禪家接,谁共 殷源 《小品》同。”原注:“《辩正论》亦有九流。一曰禪家者流。 殷浩 读《小品经》,下二百籤疑义,以问 支道林 。”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道在六经不在浮屠》:“吾儒书中颇有赘讹处,便是禪家公案,但今人未尝窥究耳。” 清 胡玉昆 《祖堂》诗:“寻僧欲问禪家事,夜半闻鐘同在溪。” 朱自清 《“好”与“妙”》:“这显然加上了禅家顿悟说的影响。”
[寺桥晚眺]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寺桥晚眺]送落
犹失落。《照世杯·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这 穆太公 因为寻取儿子回家,不料儿子寻不着,反送落一件日用之物。”
[寺桥晚眺]趺坐
(1).盘腿端坐。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輭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宋 费衮 《梁谿漫志·闲乐异事》:“迨夜入寝,有婢 杏香 奔告诸子曰:‘殿院咳逆不止若疾状。’诸子亟走,至,则已趺坐,而一足犹未上,命其子为收之,纔毕而终。” 明 何景明 《明绍兴府同知致仕进阶朝列大夫陶公行状》:“尝读书 南禪寺 ,闭门诵习,趺坐中夜。” 沉钧儒 《趺坐》诗:“举世嚣嚣我适静,棕床趺坐作心观。”参见“ 趺跏 ”。
(2).见“ 趺座 ”。
[寺桥晚眺]光解
使受到光解
[寺桥晚眺]皈依
佛教名词。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亦称[三皈依]
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今心地欲皈依。——唐· 李须《宿营么禅房闻梵》
[寺桥晚眺]生色
(1) 用单一颜色介质产生多种颜色的效果
(2) 增添光彩
要是在过去,现在每年的发现足以使整个世纪生色
寂寞的荒原,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风景谈》
(3) 起色
略有生色
(4) 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寺桥晚眺]云岫
语本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后因用“云岫”指云雾缭绕的峰峦。 唐中宗 《石淙》诗:“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峯云岫百重生。” 宋 苏轼 《和陶诗·集<归去来诗>》:“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復前。” 宋 辛弃疾 《行香子·云岩道中》词:“云岫如簪,野涨挼蓝。”
[寺桥晚眺]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代,李士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