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玉泉山即景】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仲夏玉泉山即景]仲夏玉泉山即景原文
玉泉未至恰弥月,启跸前因偶一临。
孟夏忽然为仲夏,寸阴原合惜分阴。
杂芬递自草花夥,嘉荫看从树叶深。
常谓学当袪结习,未能忘者是搜吟。
[仲夏玉泉山即景]诗词问答
问:仲夏玉泉山即景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仲夏玉泉山即景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仲夏玉泉山即景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仲夏玉泉山即景]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六
2. 以十八日启跸往避暑山庄
[仲夏玉泉山即景]参考注释
[仲夏玉泉山即景]玉泉
(1).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泉名。 王充 《论衡·谈天》引 汉 司马迁 曰:“《禹本纪》言‘ 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 、 华池 。’”今本《史记·大宛列传论》作“ 醴泉 、 瑶池 ”。
(2).清泉的美称。 晋 陆机 《招隐》诗之一:“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荆州 、 清溪 、 秀壁 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 宋 苏舜钦 《天平山》诗:“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时雨。”《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烟,峭壁千寻掛玉泉。”
(3).犹九泉。 唐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诗:“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 唐 李白 《过四皓墓》诗:“荒凉千古跡,芜没四坟连。伊昔鍊金鼎,何年闭玉泉。”
(4).指酒。 宋 苏轼 《岁暮作和张常侍》诗:“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何事 陶彭泽 ,乏酒每形言。”
(5).仙药名。玉浆。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辟榖说》:“能服玉泉,使铅汞具体,去仙不远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玉》:“今仙经三十六水法中,化玉为玉浆,称为玉泉,服之长生不老,然功劣于自然泉液也。”
(6).口中津液。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杜大举》:“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髮,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7).墨名。 金 元好问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诗:“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明 陆友 《墨史》:“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灯煤, 子彬 得其遗法以授 耶律楚材 。 楚材 授其子 铸 ,使造一万丸,铭曰玉泉万笏。”参见“ 玉泉墨 ”。
(8).水名。出自 北京 市西北 玉泉山 下,流为 玉河 ,汇成 昆明湖 。出而东南流,环绕紫禁城,注入 大通河 。“玉泉垂虹”胜景即此。
[仲夏玉泉山即景]弥月
小儿初生满一月;指新婚满一月;足月,怀孕满十个月
[仲夏玉泉山即景]前因
在一个事变或事件之前发生的或起过影响作用的事情、条件、形势或环境
战争的前因和后果
[仲夏玉泉山即景]偶一
偶尔一次;次数极少的
这两年很难再遇上他,偶一碰到,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仲夏玉泉山即景]孟夏
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仲夏玉泉山即景]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仲夏玉泉山即景]仲夏
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仲夏玉泉山即景]寸阴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比喻一个非常短的时间
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原道》
寸阴尺璧
[仲夏玉泉山即景]惜分阴
极言珍惜时间。《晋书·陶侃传》:“ 大禹 圣人,乃惜寸阴;至众人,当惜分阴。”参见“ 惜寸阴 ”。
[仲夏玉泉山即景]树叶
树木的叶子。《汉书·眭弘传》:“ 上林苑 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南史·齐纪上·武帝》:“二月丙寅,大风, 吴兴 偏甚,树叶皆赤。”《红楼梦》第三一回:“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背阴覆下的就是阴了。” 丁玲 《水》一:“接着,更隐隐约约在树叶之中,现出闪闪的火光。”
[仲夏玉泉山即景]结习
(1).佛教称烦恼。《维摩经·观众生品》:“时 维摩詰 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説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孤策独騖,莫知所限;结习纷纶,一随理悟。”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一:“结习已空从著袂,不须天女问云何。” 清 龚自珍 《观心》诗:“结习真难尽,观心屏见闻。”
(2).多指积久难除之习惯。《花月痕》第十回:“所幸诗文嗜好,结习已深,倘得问字学书,当亦三生有幸!”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致她来信说我‘诗人结习未除,幻想太高’。”
[仲夏玉泉山即景]搜吟
(1).寻觅诗句。 唐 姚揆 《晚步》诗:“迟迴从此搜吟久,待得溪头月上还。”
(2).指诗句。 宋 林逋 《淮甸南游》诗:“幽胜程程拟徧寻,不妨 淮 楚 入搜吟。”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