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明略二首】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再答明略二首]再答明略二首原文
廖侯言如不出口,铨量古今胆如斗。
度越崔张与二班,古风萧萧笔追还。
前日辞家来射策,声名藉甚诸公间。
华阴白云锁千嶂,胜日一谈谁能赏。
君不见曩时子产识然明,知音郁郁闭佳城。
勿以匣中之明月,计较粪上之朝荣。
我去丘园十年矣,种桑可蚕犊生子。
使年七十今中半,安能朝四暮三浪忧喜。
据席谈经只强颜,不安时论取讥弹。
爱君草木同臭味,颇似瓜葛相依攀。
我有仙方煮白石,何时期君蓝田山。
[再答明略二首]诗词问答
问:再答明略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再答明略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
[再答明略二首]参考注释
[再答明略二首]出口
(1) 围起或封闭的地方或空间通向外面的通道、门或口儿
(2) 某些东西通过它可出去的地方或开口
(3) 一条水流流入另一条(通常为更大的)水流的地点
一条源头和出口都不为人们知悉的河流
(4) 地下竖井或通道的地面的口
(5) 逃逸或通过的道路
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找到出口
[再答明略二首]铨量
衡量。《尔雅·释言》“坎律,銓也” 晋 郭璞 注:“《易》坎卦主法,法律皆所以銓量轻重。” 宋 黄庭坚 《再答明略》诗之二:“ 廖侯 言如不出口,銓量古今胆如斗。”《金史·孟浩传》:“既典选,善銓量人物,分别贤否。”
[再答明略二首]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再答明略二首]胆如斗
见“ 胆大如斗 ”。
[再答明略二首]度越
(1) 超越;胜过
(2) 同[渡越];越过
[再答明略二首]二班
(1).指 汉 班彪 、 班固 父子。《后汉书·班彪班固传赞》:“二 班 怀文,裁成帝坟,比良 迁董 ,兼丽 卿 云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二 班 两 刘 ,弈叶继采。旧説以为 固 文优 彪 , 歆 学精 向 。”《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论》:“迨今千载,不乏辞人,统论六义之源,较其三变之体,如二 班 者盖寡,类七子者几何?”
(2).旧时称洋行的副经理。 洪深 《咸鱼主义》:“今天我和我们行里的 英国 二班谈了半天。”
[再答明略二首]古风
(1) 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
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
(2)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
[再答明略二首]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再答明略二首]追还
追要讨还
追还逾期贷款
[再答明略二首]前日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再答明略二首]辞家
(1).离别家园。《后汉书·方术传下·上成公》:“其初行久而不还,后归,语其家云:‘我已得仙。’因辞家而去。”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旧唐书·柳浑传》:“千里辞家,以干微禄。”
(2).指辞赋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鬱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
[再答明略二首]射策
(1). 汉 * 试取士方法之一。《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颜师古 注:“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於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南史·儒林传序》:“及 汉武帝 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射策设科,劝以官禄,传业者故益众矣。” 宋 苏轼 《策略第一》:“自 汉 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滥於辞章,不适於用。”
(2).泛指应试。 唐 皮日休 《三羞》诗序:“丙戌岁, 日休 射策不上,东退於 肥陵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射策 长安城 ,驄马黄金络。”
[再答明略二首]声名藉甚
名声显赫。指人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极高。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公稟山岳之灵,擅风云之气,容止矜庄,声名藉甚。”《陈书·王冲传》:“ 冲 性和顺,事上谨肃,习於法令,政在平理,佐藩莅人,鲜有失德……又晓音乐,习歌舞,善与人交,贵游之中,声名藉甚。”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 李延庚 ,字 少白 , 西蜀 人。工诗词,为人颇具豪气。少好击剑,及长,以为不足学,遂专心于文史,声名藉甚。”
[再答明略二首]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再答明略二首]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再答明略二首]胜日
(1).古代五行家谓金、木、土、水、火五行相克之日为“胜日”。《史记·孝武本纪》:“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如火胜金,用丙与丁日,不用庚辛。”
(2).指亲友相聚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晋书·卫玠传》:“及长,好言玄理……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金 刘仲尹 《秋日东斋》诗:“胜日一樽能笑客,更须官鼓候晨挝。”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如今春光将暮,花事渐阑,趁此胜日好怀,且向园中一步。”
[再答明略二首]一谈
(1).一次谈话。《南史·胡藩传》:“至於涉猎纪传,一咏一谈,自许以雄众;加以夸伐,搢绅白面之士,辐凑而归。” 明 王守仁 《与陈惟濬书》:“ 江西 之会,极草草,尚意得同舟旬日,从容一谈。” 艾青 《<诗选>自序》:“他看了我的意见之后,来信说:‘深愿一谈。’”
(2).同一论淍。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再答明略二首]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再答明略二首]时子
时候。 唐 拾得 《诗》之三一:“汝看朝垂露,能得几时子。”
[再答明略二首]然明
点火以照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刘綺 ﹞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再答明略二首]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再答明略二首]郁闭
阻塞不通。《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外治法》:“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阻塞不通。《管子·五辅》:“通鬱闭,填津梁。” 尹知章 注:“鬱闭,亦谓川瀆有遏塞者。”《庄子·刻意》:“水之性不襍则清,莫动则平,鬱闭而不流,亦不能清。” 成玄英 疏:“拥鬱而闭塞之。”
[再答明略二首]佳城
墓地
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博物志·异闻》
[再答明略二首]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再答明略二首]计较
(1) 计算比较得失
斤斤计较
(2) 争辩
我不好计较
(3) 打算
明天起床后再作计较
(4) 计划、商量
另行计较
(5) 策略
你可有计较
(6) 清点,查清
计较下山人数
(7) 讲究
你们城里人,偏有许多计较,主副食还要注重怎么搭配
[再答明略二首]朝荣
(1).早晨开花。《晋书·文苑传·王沉》:“丹轂灭族, 吕 霍 哀吟,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木堇》:“木堇夕死朝荣。”《宋史·文苑传一·朱昂》:“感朝荣而夕落,嗟响蛩而鸣蜩。”
(2).指早晨开的花。 晋 陆机 《园葵》诗:“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 晋 支遁 《四月八日赞佛诗》:“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 宋 秦观 《俞公达待制挽词》之二:“可道风流回首尽,兰芝庭下粲朝荣。”
(3).特指晨开暮落的花。即木槿。《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惚似朝荣。” 吕延济 注:“翩翻、恍惚,谓须臾间也。如迴掌之反覆,朝荣之开落也。”参见“ 木槿 ”。
[再答明略二首]丘园
(1).家园;乡村。《易·贲》:“六五,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王肃 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 孔颖达 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以“丘园”指隐居之处。 汉 蔡邕 《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於丘园,慕七人之遗风。”《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羣荐不入官,丘园从所好。”
(2).指隐逸。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园之贤,道德之茂。”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上每临朝,多令征四方丘园才能学术,直言极諫之士。” 宋 范仲淹 《与翰长学士书》:“或稍寧息,或得将帅,即有丘园之请,以全苦节。”
(3).指坟墓。《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乃遣供奉 李存瓌 赐 知祥 詔曰:‘ 董璋 狐狼,自貽族灭。卿丘园亲戚皆保安全,所宜成家世之美名,守君臣之大节。’” 胡三省 注:“言 董光业 族诛,而 孟知祥 坟墓甥侄皆无他。”
[再答明略二首]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再答明略二首]生子
(1).刚成人的少年。《书·召诰》:“王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 孔 传:“言王新即政,始服行教化,当如子之初生,习为善则善矣。”按,古以十五岁的少年为“生子”。参阅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2).生育幼子;生儿子。《诗·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唐 杜甫 《杜鹃》诗:“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 孙仲谋 。”
[再答明略二首]中半
对半。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梔子》:“正须平量,中半分取。”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为人憎爱中半,佛也不得人道是哩!”
[再答明略二首]朝四暮三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再答明略二首]忧喜
优愁与欢喜。《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乎心?”《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听罢,纳头便拜太公,忧喜相伴。”
[再答明略二首]谈经
(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
(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
(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再答明略二首]不安
(1)
不安宁的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
感到烦恼、不宁或不祥之兆的
坐立不安
(3)
客套话。表达歉意和感激
老来麻烦您,真是不安
[再答明略二首]时论
(1).当时的舆论。《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时论以 林 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 林 遂称疾篤。”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 檜 ( 秦檜 )知公不为时论所与,乃多引知名之士为助,欲倾 颐浩 ,夺其朝权。”
(2).对时事的评论;时事评论。 宋 王安石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诗:“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瞿秋白 《文艺杂著·鞘声七》:“《申报》上到这一次才露出一篇‘特约的’时论,说穿了这层‘实在奥妙不可思议的’事理。” 朱自清 《三祝报章文学》:“现在有些报章翻译外国时论,不少带学术性的,是可喜的现象。”
[再答明略二首]取讥
招致讥讽。 明 唐顺之 《吴氏墓记》:“自 子贡 取讥於 孔子 ,而儒生遂不敢言治产。”
[再答明略二首]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再答明略二首]臭味
臭恶之气味。《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汉 郑玄 注:“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别其不可食者,则所谓者皆臭味也。” 清 赵翼 《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
(1).气味。 汉 仲长统 《昌言下》:“性类纯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苏轼 《题杨次公蕙》诗:“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2).比喻志趣。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唐 元稹 《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吾兄諳性灵, 崔子 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清 方苞 《赠潘幼石序》:“岂臭味之同,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3).比喻同类。《左传·襄公八年》:“ 季武子 曰:‘谁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杜预 注:“言同类。” 唐 李百药 《房彦谦碑》:“且復留连宴赏,提携臭味,登山临水,必动咏言。” 宋 苏轼 《下财启》:“夙缘契好,获媾婚姻,顾门阀之虽微,恃臭味之不远。”
[再答明略二首]瓜葛
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或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
那是我的一个瓜葛亲戚,姓吴。——李劼人《暴风雨前》
[再答明略二首]相依
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为命
[再答明略二首]仙方
迷信中的可使人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药方,或指神仙开的药方儿
[再答明略二首]煮白石
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亦省作“ 煮石 ”。 南朝 梁 庾肩吾 《东宫玉帐山铭》:“煮石初烂,烧丹欲成。” 元 方回 《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随缘。”
[再答明略二首]时期
较长的一段时间(多指具有一定特征的)
文艺复兴时期
[再答明略二首]蓝田
陕西省西安市辖的县。位于渭河平原南沿,人口53万。为[蓝田猿人]骨化石发现地
宋代,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