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厮儿】作者:郑廷玉 朝代:元代
[秃厮儿]秃厮儿原文
俺只见马吼处和人倒缩。
鎗着处鲜血漂流。
可不是空戴南冠你个活楚囚。
两下里不相投。休休。
[秃厮儿]诗词问答
问:秃厮儿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秃厮儿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秃厮儿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
[秃厮儿]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楚昭公 第二折
[秃厮儿]参考注释
[秃厮儿]只见
犹言只觉得。 宋 周邦彦 《解语花·上元》词:“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强对 南薰 奏 虞 弦,只见指下餘音不似前,那些个流水共高山?”
[秃厮儿]处和
(1).奉行平和之道。 汉 焦赣 《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 汉 荀悦 《昌邑王论》:“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良臣。” 南朝 梁 沉约 《伤刘沨》诗:“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
(2).讲和;调解。《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人请和, 赵 人不许,必令 将渠 处和。 燕 相 将渠 以处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又有奸恶之徒,与人有隙,嫉彼貲财,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并准……然后从中处和,势压讲息。”
[秃厮儿]着处
到处;随处
[秃厮儿]鲜血
鲜红的血
[秃厮儿]漂流
(1) 漂浮流动
随波漂流
(2) 漂泊,行踪无定
漂流四方
[秃厮儿]可不是
同“可不”
[秃厮儿]南冠
(1) 俘虏的代称
晋侯观于军府,见 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左传·成公九年》。 杜预注:“南冠,楚冠也。”
(2)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秃厮儿]你个
(1).犹言你这个。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都只被你箇可憎姐姐,引得眼花心乱,悄似风魔。”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险些儿慌杀你箇 周公 旦 !” 明 王九思 《锦上花·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寻思了自嘆喜逢着太平年 嘉靖 ,华夷海岭,尽把皇恩歌咏,看你个老龙头受皇恩还须自省。”
(2).犹言你的。表示领属关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俺也须是你箇哥哥,看人似无物。据恰纔的做作,心肠料必如土木。”
[秃厮儿]楚囚
本指春秋时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钟仪,后用来借指被囚禁的人,也比喻处境窘迫、无计可施的人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诗》
楚囚对泣
[秃厮儿]两下
(1).双方;两方面。《穀梁传·昭公八年》:“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於礼矣。”《三国演义》第八回:“ 貂蝉 送酒与 布 ,两下眉来眼去。” 吴组缃 《山洪》二:“有一次因为派捐, 三官 提出质问,两下发生争执。”
(2).有屋脊房屋的前后两檐。《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唐 孔颖达 疏:“ 殷 人以来,始屋四阿, 夏 家之屋,唯两下而已。”
(3).指办法或本领。如:你还真有两下。参见“ 两下子 ”。
元代,郑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