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叔父惠鉢三首】_陈师道 | 宋代

【叔父惠鉢三首】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代

[叔父惠鉢三首]叔父惠鉢三首原文

声中得句已忘言,断酒持斋郤自然。
大有西来真的意,饥时著饭饱时悬。

[叔父惠鉢三首]诗词问答

问:叔父惠鉢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叔父惠鉢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

[叔父惠鉢三首]参考注释

[叔父惠鉢三首]中得

切合。 汉 王充 《论衡·寒温》:“岂喜怒之气,为小发不为大动邪?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

[叔父惠鉢三首]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叔父惠鉢三首]断酒

(1).禁止酿酒。 晋 王羲之 《杂帖》:“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餘万斛米,乃过於租。”《南齐书·武帝纪》:“五月戊辰,詔曰:‘水旱成灾,穀稼伤弊凡三调众逋,可同申至秋登。京师二县, 朱方 、 姑熟 可权断酒。’”

(2).戒酒。 唐 白居易 《答苏庶子》诗:“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水浒传》第三九回:“ 李逵 道:‘哥哥,你自放心去。若是这等疑忌时,兄弟从今日就断了酒,待你回来却开。’”《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马驌 《池上》诗:“种鱼有术寻渔父,断酒无心学醉翁。”

[叔父惠鉢三首]持斋

遵行戒律不茹荤食。佛教原谓过午不食,后多指素食。《梁书·文学传下·刘杳》:“自居母忧,便长断腥羶,持斋蔬食。” 唐 白居易 《斋戒满夜戏招梦得》诗:“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半禪。”《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桂迁 罄囊所有,造佛堂三间,朝夕佞佛持斋,养三犬於佛堂之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列公,这念佛持斋两桩事,不但为儒家所不道,并且与佛门毫不相干。”

[叔父惠鉢三首]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叔父惠鉢三首]大有

(1) 许多

大有作为

(2) 大丰收

大有之秋

[叔父惠鉢三首]的意

真实的意旨。 唐 常达 《山居》诗之二:“更堪论的意,林下笋新生。”《景德传灯录·水老和尚》:“ 洪水水老和尚 初问 马祖 如何是西来的的意, 祖 乃当胷蹋倒,师大悟。”

,

  • 【同敬之裕之游水谷分韵赋诗得荷风送香气五字·其三】_刘昂霄 | 宋代
  • 【同敬之裕之游水谷分韵赋诗得荷风送香气五字·其三】_刘昂霄 | 宋代 >> 【同敬之裕之游水谷分韵赋诗得荷风送香气五字·其三】_刘昂霄 | 宋代...

  • 【杨文中将北渡何武翼出妓作会文中清狂不喜武人径饮三杯不揖坐客上马驰去索诗送行作此】_释德洪 | 宋代
  • 【杨文中将北渡何武翼出妓作会文中清狂不喜武人径饮三杯不揖坐客上马驰去索诗送行作此】_释德洪 | 宋代 >> 【杨文中将北渡何武翼出妓作会文中清狂不喜武人径饮三杯不揖坐客上马驰去索诗送行作此】_释德洪 | 宋代...

  •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_司马光 | 宋代
  •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_司马光 | 宋代 >>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_司马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