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戴夫人挽词】_许景衡 | 宋代

【戴夫人挽词】作者:许景衡 朝代:宋代

[戴夫人挽词]戴夫人挽词原文

诗书历历教乡邻,甘旨熙熙八十春。

尽道先生真孝子,故知贤行属夫人。

繐帷一诀三年后,柏垄孤坟数尺新。

剪綵种萱今已矣,多应处处有遗尘。

[戴夫人挽词]诗词问答

问:戴夫人挽词的作者是谁?答:许景衡
问:戴夫人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戴夫人挽词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许景衡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景衡

[戴夫人挽词]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戴夫人挽词]参考注释

[戴夫人挽词]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戴夫人挽词]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戴夫人挽词]乡邻

(1) 同住在一个乡镇的人

乡邻们和睦相处

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

吾乡邻之死

[戴夫人挽词]甘旨

美味的食品

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韩诗外传》

[戴夫人挽词]熙熙

(1) 温和欢乐的样子

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热闹的样子

天下熙熙。——《史记·货殖列传》

笑语熙熙。——唐· 李朝威《柳毅传》

[戴夫人挽词]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戴夫人挽词]孝子

(1) 指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2) 父母死后守孝的人

[戴夫人挽词]故知

老朋友

[戴夫人挽词]贤行

美善的德行。《韩非子·南面》:“人主使人臣虽有智能,不得背法而专制;虽有贤行,不得踰功而先劳;虽有忠信,不得释法而不禁:此之谓明法。”《史记·赵世家》:“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於 秦 也。” 明 李开先 《贺西楼金封君暨孺人寿同七十序》:“抚按交疏其贤行,将转而之内,官阶日峻,而名日益起,不但光復故物云耳。” 唐才质 《唐才常烈士年谱》:“祖母 谭太夫人 ,母 邱太夫人 ,皆有贤行,为乡里所称。”

[戴夫人挽词]夫人

(1)

(2) 古称诸侯之妻

先轸朝,问 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古代命妇的封号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 平原君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大怒,取案上器伤夫人。——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尊称自己及他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

(5) 中国帝王的妾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礼记》

[戴夫人挽词]繐帷

亦作“ 繐幃 ”。繐帐。设于灵柩前的帷幕。 南朝 齐 谢朓 《铜雀台妓》诗:“繐幃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后稍愈,杖而能起。由是凶肆日假之,令执繐帷,获其直以自给。” 宋 梅尧臣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之四:“昔时宾宴地,今见繐幃遮。”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握手永诀,玉棺侧葬……摩挲故剑,披展繐帷。”

[戴夫人挽词]孤坟

(1).没有合葬的坟墓。《文选·潘岳<西征赋>》:“瞰 康园 之孤坟,悲 平后 之专絜。殃厥父之 * ,蒙 汉 耻而不雪。” 李善 注:“《汉书》曰:‘ 平帝 葬 康陵 。’又曰:‘ 孝平王皇后 , 莽 女也。及 汉 兵诛 莽 ,燔烧 未央宫 , 后 曰:“何面目以见 汉 家!”自投火中而死。 后 不合葬,故曰孤坟。’”

(2).孤独的或无人祭扫的坟墓。 唐 刘长卿 《过裴舍人故居》诗:“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元 张可久 《人月圆·秋日湖上》曲:“杖藜閒暇,孤坟梅影,半岭松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秘议》:“行到窈娘身没处,手披荒草看孤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僧﹞问墓所。羣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

[戴夫人挽词]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戴夫人挽词]多应

大概,多半是。 唐 李宣古 《听蜀道士琴歌》:“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 宋 曾慥 《类说》卷四九:“定知我死在汝后,多应汝死在我前。” 元 刘庭信 《粉蝶儿·美色》曲:“説甚么芳卿性纯,秋娘丰韵。多应他懒住蟾宫,潜下仙阶,謫降凡尘。”《水浒传》第四二回:“多应这廝走入村中树林里去了。”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探侦人已归,探侦人已归。看他两颊笑容堆,多应有机会。”

[戴夫人挽词]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戴夫人挽词]遗尘

(1).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后汉书·党锢传序》:“盖前哲之遗尘,有足求者。” 晋 左思 《魏都赋》:“且 魏 地者,毕昴之所应, 虞 夏 之餘人,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听离鸞别鵠之音,覩月缺花飞之惨,遗尘在簟,破镜闇然,仰视双翔,能无泪下。”

(2).指残留的灰尘。比喻未尽去除的尘思俗念。《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荡遗尘於旋流,发五盖之游蒙。” 李善 注:“虽遣而未能尽,故曰遗。《中论》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3).指遗弃的灰尘。形容轻微之极。 唐 李白 《陈情赠友人》诗:“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覰朋友若遗尘,没半点话温存。” 明 李东阳 《读唐史》之十二:“其所言者旋已弃如遗尘,过如飘风。”

(4).谓遗弃尘俗;抛弃尘念。 唐 张乔 《题玄哲禅师影堂》诗:“吾师视化身,一念即遗尘。”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荡景神宇澄,遗尘太霄逈。” 清 王夫之 《牧万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先生孝自天丰,文因通胜,遗尘云迥,抗志霜清。”

,

  • 【春晖寓目二首】_宋祁 | 宋代
  • 【春晖寓目二首】_宋祁 | 宋代 >> 【春晖寓目二首】_宋祁 | 宋代...

  • 【临江仙】_苏轼 | 宋代
  • 【临江仙】_苏轼 | 宋代 >> 【临江仙】_苏轼 | 宋代...

  • 【次韵公择舅】_黄庭坚 | 宋代
  • 【次韵公择舅】_黄庭坚 | 宋代 >> 【次韵公择舅】_黄庭坚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