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秋】作者:项安世 朝代:宋代
[爱秋]爱秋原文
生憎词客并诗客,只解悲秋不爱秋。
玉作花肌娇不柰,金妆宝靥笑无休。
桂香夜夜薰罗袖,蕣彩朝朝艳醉眸。
脱尽画桥千尺柳,舞腰如束更风流。
[爱秋]诗词问答
问:爱秋的作者是谁?答:项安世
问:爱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项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项安世
[爱秋]参考注释
[爱秋]生憎
最恨;偏恨。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生憎帐额绣孤鸞,好取门帘帖双燕。” 宋 晏几道 《木兰花》词:“生憎繁杏緑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覰。” 清 赵翼 《秋燕》诗:“生憎燕子炎凉甚,春便飞来秋便归。” 陈子范 《有感》诗:“自笑惊弓如野鸟,生憎逐臭是青蝇。”
[爱秋]词客
擅长文词的人。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 世宗 方喜祥瑞,争以表疏称贺博宠,收取词客充翘馆。” 蔡寅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此三十年中,新旧递嬗,思潮消长,骚人词客,项背相望;顾有当於著作之林者,能有几人哉?”
[爱秋]诗客
诗人。 唐 白居易 《朝归书寄元八》诗:“禪僧与诗客,次第来相看。” 金 元好问 《留赠丹阳王炼师》诗之一:“当时笑伴今谁在,诗客凄凉 饭颗山 。” 清 查慎行 《即事》诗之一:“俗吏讐诗客,文书恼病夫。”
[爱秋]悲秋
看到秋无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
闲庭欹枕正悲秋。——刘兼诗
[爱秋]玉作
制作玉器。亦指玉制品。《通典·职官九》:“大 唐 於京师置冶置,有令、丞各一人,掌造铸金银铜铁、涂饰琉璃玉作等事。”《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便将 崔寧 到宅里相见官人,承揽了玉作生活,回路归家。”
[爱秋]宝靥
花钿。古代妇女首饰。 唐 杜甫 《琴台》诗:“野花留宝靨,蔓草见罗裙。” 仇兆鳌 注:“ 赵 曰:宝靨,花鈿也…… 朱 注: 唐 时妇女多贴花鈿於面,谓之靨饰。” 唐 杨炯 《浮沤赋》:“细而察之,若美人临镜开宝靨;大而望也,若 冯夷 剖蚌列明珠。”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生长在繁华庭院,香奩珠翠满。厌修眉蝉鬢,宝靨花鈿。”
[爱秋]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爱秋]朝朝
天天;每天。《列子·仲尼》:“ 子列子 亦微焉,朝朝相与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始皇 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嫗闻之,朝朝往窥。”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閒。”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六回:“或另有意外金钱,作为特赐,於是朝朝花酒,夜夜笙歌。” * 《苦热》诗之一:“雨后朝朝上晓峯,登高缓步气从容。”
[爱秋]醉眸
醉眼。 宋 陈师道 《九日无酒书呈漕使韩伯修大夫》诗:“倦笔懒从都市出,醉眸刚为麴车回。” 元 徐再思 《人月圆·兰亭》曲:“壮怀感慨,醉眸俯仰,世事浮沉。”
[爱秋]画桥
雕饰华丽的桥梁。 南朝 陈 阴铿 《渡岸桥》诗:“画桥长且曲,傍险復凭流。”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之八:“杏花零落昼阴阴,画桥流水半篙深。”《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环曲岸,阴覆画桥低。”
[爱秋]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爱秋]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宋代,项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