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冬日即事】_王炎 | 宋代

【冬日即事】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冬日即事]冬日即事原文

曝背茅檐下,驱寒得晓晴。
杜门来客少,开卷此心清。
晦迹存吾道,端居阅世情。
南山无改色,相对免将迎。

[冬日即事]诗词问答

问:冬日即事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冬日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

[冬日即事]王炎冬日即事 书法图

【冬日即事】_王炎 | 宋代
冬日即事书法作品

[冬日即事]参考注释

[冬日即事]曝背

(1).背朝烈日。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夫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

(2).借指耕作。《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僕得曝背於陇亩之中……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3).以背向日取暖。 唐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诗:“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自序》:“他日茅簷曝背,以示子孙, 欧阳子 所谓‘顾瞻玉堂,如在天上’者,不啻过。”

[冬日即事]茅檐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冬日即事]驱寒

祛寒

姜汤驱寒

[冬日即事]杜门

闭门

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孙光传》

而又剪发杜门。——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冬日即事]来客

外来宾客;有客前来

来客登记

[冬日即事]开卷

(1)

(2) 打开书阅读

(3) 考试形式,可借助书面资料答题

[冬日即事]晦迹

见“ 晦迹 ”。

亦作“ 晦跡 ”。谓隐居匿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侨栖仁於东里,凤晦迹於西堂。”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僕晦迹江湖,忘形鱼鸟。”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 陈鹤客 , 三岛 长洲 人, 崇禎 末为博士弟子有声,国初晦跡授徒。”

[冬日即事]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冬日即事]端居

谓平常居处。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寂寞荒村静,端居念远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淄川小圣人》:“先生端居缄默;遇有问难,輒指画谈议,衮衮滔滔,竟晷不倦。”

[冬日即事]世情

世上的种种情形;世态人情

不懂世情

[冬日即事]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冬日即事]改色

(1)

(2) 变成另一种颜色

面不改色

(3) 通过与另一种颜色或另一种浓淡的色彩搀和而改变色调

[冬日即事]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冬日即事]将迎

(1).送往迎来。《庄子·知北游》:“ 颜渊 问乎 仲尼 曰:‘ 回 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 敢问其游。’ 仲尼 曰:‘……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负心二十载,於今废将迎。” 清 吴伟业 《送旧总宪龚孝升出使广东》诗:“独有飘零老 伏生 ,不堪衰白困将迎。”

(2).迎接。 宋 范成大 《次韵许季韶水乡席上》:“解愠风来如故旧,催诗雨作要将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妇已遣人将迎,遂与俱去。”

(3).逢迎;迎合。《宋书·徐爰传》:“殿省旧人,多见罪黜,惟 爰 巧於将迎,始终无迕。” 明 归有光 《王母孙孺人墓志铭》:“祖母性严厉,鲜当其意。先母能委曲将迎,常得其懽心。”

(4).将养;保养。《列子·汤问》:“不待杀戮而夭,不待将迎而寿。”

,

【冬日即事】_王炎 | 宋代
  • 【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尉饯叙浦簿公子兴】_赵蕃 | 宋代
  • 【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尉饯叙浦簿公子兴】_赵蕃 | 宋代 >> 【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尉饯叙浦簿公子兴】_赵蕃 | 宋代...

    【冬日即事】_王炎 | 宋代
  • 【酬别道师许自然】_贺铸 | 宋代
  • 【酬别道师许自然】_贺铸 | 宋代 >> 【酬别道师许自然】_贺铸 | 宋代...

    【冬日即事】_王炎 | 宋代
  • 【二月大雨江涨晚晴作三首·其二】_释德洪 | 宋代
  • 【二月大雨江涨晚晴作三首·其二】_释德洪 | 宋代 >> 【二月大雨江涨晚晴作三首·其二】_释德洪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