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原文
萧晨聊行游,言寻山水趣。
飒然澄翠间,赏心于此遇。
森森多长松,列植杂众树。
百尺擢寒条,挺然识贞素。
鲰生何足齿,猥首预机务。
早贻匈奴哂,岂有贡生慕。
逝将投吾簪,抗节遗万虑。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诗词问答
问:《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
2. 兴瞩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参考注释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萧晨
凄清的秋晨。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軫。”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一:“萧晨忽扫纤翳尽,北岭初出青嵬嵬。” 清 曹寅 《赋得贫家月不贫戏答冷斋》:“有窗张白彩,无寐到萧晨。”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行游
亦作“ 行游 ”。出行;出游。《战国策·韩策二》:“ 严仲子 辟人,因为 聂政 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一:“僕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僕则行游四方,效古人之求友。” * 《和 * 同志初游庐山》诗:“行游险处防盲目,嚮导堪称指路碑。”
见“ 行游 ”。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飒然
(1) 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有风飒然而至
(2) 爽利的样子
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赏心
(1).心意欢乐。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宋 邵雍 《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却恐赏心难便来。” 苏曼殊 《碎簪记》:“盖余此次来 沪 ,所见所闻,无一赏心之事。”
(2).谓娱悦心志。 宋 沉辽 《禅老阁》诗:“赏心不期侈,澹泊自有餘。” 清 张麟书 《早梅》诗:“赏心不待花如雪,好在寒氷未解时。”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 魏 而盛大于 晋 。”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于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森森
(1) 形容繁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2) 形容阴沉可怕
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3) 形容寒冷
冷森森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列植
成行的种植。《晋书·马隆传》:“服丧三年,列植松柏。”《南史·顾宪之传》:“ 宋 时其祖 顗之 尝为吏部,於庭列植嘉树。”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云翻浪卷不可识,鸟兽成形花列植。”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寒条
秋冬树木的枝条。 晋 陶潜 《归鸟》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唐 戴叔伦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诗:“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 唐 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六出花飞处处飘,黏窗著砌上寒条。”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挺然
挺拔特立貌。《南史·柳世隆传》:“挺然自立,不与众同。” 唐 杜甫 《课伐木》诗序:“维条伊枚,正直挺然。” 宋 苏轼 《祭蔡景繁文》:“挺然不倚,视退如进。”《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四·东江家藏集》:“在 茶陵 一派之中,亦挺然翘楚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贞素
(1).贞纯素朴。《三国志·吴志·是仪胡综传论》:“ 仪 清恪贞素。” 南朝 梁 陆倕 《拜吏部郎表》:“ 阮咸 贞素,屡荐未登。” 元 张雨 《赠惠山僧天泽》诗:“ 吴下 多名淄,上人特贞素。”
(2).指清白的节操。 唐 常建 《古意》诗:“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明 陆粲 《赠别王直夫》诗:“相期保贞素,岁晚同金兰。” 清 钮琇 《觚賸·云娘》:“妾以一妇人,奋衞长途,迄於安吉,所以报公子者至矣。乃恣行不义,玷我贞素耶?”
(3).指幽静寂寞的生活。 唐 李贺 《房中思》诗:“月轩下风露,晓庭自幽涩;谁能事贞素,卧听莎鷄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鲰生
①小人,愚陋之人:鲰生误人。 ②小生。谦称自己:叹鲰生不才。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机务
(1) 指机器的操纵、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事务
机务段
(2) 机要事务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匈奴
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 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贡生
明、清两朝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抗节
坚守节操。 汉 贾谊 《治安策》:“故此一 豫让 也……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唐 王烈 《酬崔峝》诗:“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明 张煌言 《罗子木诗序》:“逋臣处士,率抗节其间。” 苏曼殊 《岭南幽光录》:“﹝僧 祖心 ﹞每以淟涊苟全,不得死於家国,以见诸公地下为憾,而其弟 驎 、 騄 、 驪 以抗节……皆死。”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兴瞩)仲文]万虑
(1).反复思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魏文 下詔,辞义多伟,至於‘作威作福’,其万虑之一蔽乎!”
(2).思绪万端。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数盃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三:“俯仰念物化,万虑此俱寂。”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