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曹溪宝】作者:克符道者 朝代:唐代
[六祖曹溪宝]六祖曹溪宝原文
南得黄梅意,曹溪记法泉。
三衣兼祖印,一钵尽师传。
慈月光千海,玄河注百川。
神洲十二代,法眼继相传。
[六祖曹溪宝]诗词问答
问:六祖曹溪宝的作者是谁?答:克符道者
问:六祖曹溪宝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六祖曹溪宝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克符道者的名句有哪些?答:克符道者
[六祖曹溪宝]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六祖曹溪宝]参考注释
[六祖曹溪宝]黄梅
(1) 成熟的梅子
(2) 腊梅的别名
(3) 中国湖北省东端、长江北岸的一个县。黄梅戏的发源地
(4) 黄梅季
[六祖曹溪宝]曹溪
(1).水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东南 双峰山 下。 唐 杨炯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 萧 寺休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笑看 曹溪 水,门前坐松风。”参阅《广东通志·曲江县·山川略四》。
(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宝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洞了 曹溪 旨,寧输俗者机。”
[六祖曹溪宝]三衣
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昙光》:“ 宋 明帝 於 湘宫 设会,闻 光 唱导,帝称善,即敕赐三衣瓶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沙门法服,惟有三衣……三衣裁製,部执不同,或缘有宽狭,或叶有小大。”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秋江洗一鉢,寒日晒三衣。” 清 姚鼐 《嘉庆丁巳阻风于繁昌三山矶》诗:“三衣藏服冔,一鉢寄餐薇。”
[六祖曹溪宝]祖印
祖师法印。 宋 黄庭坚 《次韵知命入青原山口》:“山形与祖印,岑絶两相当。”
[六祖曹溪宝]师传
老师之传授;师承。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东坡宸奎阁碑铭》:“巍巍仁皇,体合自然,神曜得道,非有师传。”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而 游夏 独以文学见称,盖其学有师传,代相祖述。”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是 小夏侯 求异於 大夏侯 , 大夏侯 又求异於 欧阳 ,不守师传。”
[六祖曹溪宝]月光
月亮的光线
[六祖曹溪宝]百川
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 成公绥 《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 黄河 。”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六祖曹溪宝]神洲
见“ 神州 ”。
[六祖曹溪宝]二代
(1) 仲的
二代盐
二代磷酸盐
(2) 含有两个一价金属原子或其相当物的
(3)
(4) 在一个时令内产生两代的——尤其用于家蚕
(5) 一年有两个世代的,一个无休眠的夏季世代和一个有休眠的冬季世代
[六祖曹溪宝]法眼
(1).佛教语。“五眼”之一。谓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渡彼岸。” 慧远 义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宋 苏轼 《 * 阿罗汉赞·阿氏多尊》诗:“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2).指敏锐、精深的眼力。 明 屠隆 《綵毫记·预识汾阳》:“ 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伟必是不凡。”《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 鲁迅 《呐喊·明天》:“ 王九妈 ,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
[六祖曹溪宝]相传
(1)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2) 递相传授
克符道者,唐代